延津小麥布“雁陣”
2014-04-23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雁陣,即雁群的飛行陣勢,呈人字形。專家認為,這是它們飛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為在飛行中後一隻大雁的羽翼,能夠借助於前一隻大雁的羽翼所産生的空氣動力,使飛行省力且更高更遠。
  不犧牲糧食生産又要發展經濟,表面看來,這是一個矛盾。但經過幾年的努力,延津所打造的“中國第一麥”已成為頭雁,帶動全縣經濟迅速發展。

  經濟頭雁展翅高飛

  “延津縣的小麥播種面積是95萬畝,傳統的種植模式和方法很難在短時間內讓廣大農民進入小康。這幾年,我們就在小麥上做文章,在小麥的品質和效益上比高低,讓小麥不離本土就效益倍增。”延津縣縣委書記祁文華説。
  目前,延津縣的優質強筋小麥種植面積已突破50萬畝,有45萬畝的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25萬畝優質酵母種子繁育基地,還與貴州茅&集團共建了2萬畝有機小麥基地。
  現在全縣小麥麵粉業年加工小麥70萬噸,小麥專用粉産品40多個,年産高檔掛麵40萬噸,年産速凍食品25萬噸。以新良公司、金粒公司、嘉合公司等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為核心企業,該縣已組建新鄉小麥産業集團,形成小麥産業發展的強勢平台,重點實施有機小麥基地、現代農業示範區、小麥粉産品升級、主食産業化、休閒食品深加工等重大項目,拉長小麥産業鏈條,提升小麥産品附加值。
  “和茅&集團共建有機小麥這條路子,我們也走對了。”祁文華説。
  “中國第一麥”的品牌形成後,除了茅&集團,酒鬼酒、郎酒、瀏陽河酒等企業都到延津縣尋求合作。原材料優勢加上地處中原的交通區位優勢,圍繞小麥轉換又形成了一個新的雁陣。
  “有了酒廠,就要生産酒瓶子,還要有包裝箱,要有運輸,要有勞動力。即便一個小小的商標,就可能帶動一個印刷廠。更不要説産業工人的吃、住、行了,這都是就業的門路,掙錢的路子。”祁文華説,這就是一個雁陣。
  而有機小麥本身,就需要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的支撐,圍繞有機小麥的生産,又形成一個雁陣。
  延津縣的小麥種植越來越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涌現出了不少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公司,改變了過去一家一戶的種糧格局。目前,全縣已建成1個國家級小麥新品種示範基地、7個高産創建鄉鎮、3個萬畝高産示範方、13塊高産攻關田。
  延津縣在全國第一家制定了《優質專用小麥無公害生産標準》,這個標準已經被作為河南省地方標準推行。

  多家名企來“結親”

  延津縣農業局黨組書記李佔先介紹,小麥有強筋、中筋、弱筋之分,河南小麥産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多為普通的中筋麥,備受加工企業青睞的優質專用小麥幾乎沒有。而延津種植的95萬畝小麥中,優質小麥達50萬畝,佔新鄉市優質強筋小麥麵積的80%,優質麥種子基地25萬畝,産量達2.5億斤,種子銷售輻射大半個中國……
  目前,延津已形成以小麥為頭雁,以麵粉-麵條-面點-速凍食品和白酒-包裝-印刷-運輸兩條産業鏈為兩翼的“雁陣”發展布局,構築起從田間到車間再到餐桌的“全鏈條、全循環”産業鏈。
  伴隨着小麥經濟的持續發展,達利園、盼盼、康師傅、克明面業、雲鶴食品等10多家知名大型食品企業紛紛落戶延津。茅&、酒鬼酒、瀏陽河、一飲相思等知名白酒企業也慕名而來。以食品為主導的延津縣産業集聚區南區,入駐食品企業48家,食品産業總産值超過50億元。
  食品企業不僅消化了延津的全部小麥,每年還要“吃進”周邊地區的小麥30多萬噸,以小麥為基礎資源的食品加工業已躋身全國産業集群競爭力100強,2012年延津縣産業集聚區被確定為“河南省十快産業集聚區”。

  打造“中國第一麥”

  “打造‘中國第一麥’,延津絕不是在吹牛!”延津縣縣委書記祁文華説。
  延津有個鄉鎮叫石婆固,當地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説:7000多年前,西域樓蘭國妙齡少女石婆嫁到延津,她帶來的陪嫁裏有就小麥,她教鄉民播種,種出了中原地帶的第一茬小麥,從此小麥在中原落地生根,成為百姓的主食。
  這個傳説,至少説明延津有着悠久的小麥種植歷史和豐富的種植經驗。延津縣將工業化的生産、管理理念運用到發展優質強筋小麥中,可以説是小麥種植史上的一次革命。
  目前,全縣12個鄉鎮已建成1個國家級小麥新品種示範基地、7個高産創建鄉鎮、3個萬畝高産示範方、13個高産攻關田。形成了小麥規模大、産量高、品質優、轉化能力強的特點和優勢。
  由此,延津小麥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全國第一船出口食用磨粉小麥、全國第一家註冊小麥原糧商標、全國第一家制定小麥生産地方標準、全國第一家實現大宗農作物産業化經營、全國第一家創立小麥中介服務組織、全國第一家實現小麥期貨經營、首家建成全國45萬畝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産基地、2010年“金粒”小麥榮獲第八屆中國國際農交會金獎,成為國家級名牌農産品。
  其中,2002年2.5萬噸“金粒”牌小麥代表中國小麥新形象出口新西蘭、印度尼西亞等國,結束了長期以來中國小麥只能作為飼料糧而不能作為食用糧出口的歷史,圓了新中國幾代人的夢。2003年3月,“金粒”優質小麥與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小麥在鄭州糧食期貨市場上並列掛牌銷售,影響着全國乃至世界的小麥價格。
  根據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表明,同一品種小麥在不同地區種植,延津小麥麵筋指數、吸水率、拉伸面積、穩定時間等品質指標明顯優於其他地區,包括加拿大麥和美國麥。
  目前延津縣已經邀請國內知名的小麥科研院所制定産業發展規劃,並和省農科院、河南科技學院、新鄉市農科院建立深層次合作關係,把科技作為打造“中國第一麥”的重要支撐。
  同時,組建了以新良公司、金粒麥業、嘉合公司、金粒面業為核心的新鄉小麥産業集團,以集團為依託打造小麥品牌。開通了中國第一麥官方網站,用互聯網擴大延津小麥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祁文華&&,打造中國第一麥,就是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田當做車間,把農民當成工人,將農業打造成經濟騰飛的基礎、源泉。在這方面,延津願意做探路者!

  (本稿件由本報記者萬棟組稿 記者聞有成采寫)

  延津小麥創造多項全國第一

  全國第一船出口食用磨粉小麥
  全國第一家註冊小麥原糧商標
  全國第一家制定小麥生産地方標準
  全國第一家實現大宗農作物産業化經營
  全國第一家創立小麥中介服務組織
  全國第一家實現小麥期貨經營
  首家建成全國45萬畝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産基地
  2010年“金粒”小麥榮獲第八屆中國國際農交會金獎,成為國家級名牌農産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圖説延津•名勝掠影 2014-04-23
圖説延津•城市變遷 2014-04-23
延津賦 2014-04-23
延津:黃河故道變身麥海綠洲 2014-04-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