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巨頭加快“近場支付”布局
生態圈落後于第三方支付機構,或導致“快魚吃慢魚”
2014-04-23   作者:記者 韋夏怡/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資料圖片
  缺乏統一標準的二維碼、條碼支付被央行“叫停”,為NFC(近場支付)加快構建産業鏈條留出了時間。目前三大運營商、手機廠商和金融機構的NFC(近場支付)布局正在加速。業內人士指出,目前NFC生態圈落後于第三方支付機構,一旦第一批年輕消費者形成消費體驗,未來可能會出現“快魚吃慢魚”現象,運營商和商業銀行也將面臨挑戰。 
  4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IC卡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曉楓在出席“2014第六屆中國移動支付産業論壇”時表示,我國移動支付發展目標方向應該是,促進移動金融服務與金融IC卡融合,商業銀行、通信運營商、中國銀聯的NFC移動支付電子化路線為主導,第三方支付機構、地方性區域性移動支付電子化路線為補充,實現優勢互補、多方共贏。 
  “4G時代,NFC應用將逐步擴大並引發新一輪變革,但NFC目前在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需攜手合作夥伴做大市場蛋糕。中國移動給予每臺賣出的NFC手機30元補貼以擴大NFC終端普及,並且在NFC SIM卡下發文件,要求4G卡默認綁定NFC SIM卡。”中國移動中移支付公司副總經理賀新初指出。
  事實上,隨著4G的推出,去年下半年以來,運營商與銀聯等機構對于移動支付的布局都在加速推進。據悉,在與通信運營商合作方面,銀聯與中國移動已于2013年達成移動支付戰略合作,並在2014年啟動市場推廣。同時,銀聯與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正就移動支付業務合作技術方案進行討論,預計年內發布相關産品。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與銀聯開展TSM業務合作的銀行約50家,其中近20家機構已實現接入,其他正在加緊推進。全國性銀行中,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12家銀行已接入銀聯移動支付平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等4家銀行已進入聯調測試階段,即將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係統對接和業務上線。工商銀行目前已完成內部立項論證,正在進行技術開發。區域性銀行中已有24家銀行完成協議簽署(18家銀行進入技術開發階段),3家銀行進入協議簽署流程,21家銀行達成合作意向。
  而作為移動支付近場支付重要組成部分的NFC非接受理環境建設,借助金融IC卡大規模遷移的勢頭,截至2013年一季度,全國累計完成近300萬臺的非接受理終端改造。在北京、上海、廣東、深圳等重點城市,基本覆蓋了便利店、快餐、交通等小額、快速支付場所。
  李曉楓介紹,目前從提供移動支付服務的市場主體來看,已經表現出三條平行的移動支付電子化建設路線將會産生商業銀行手機銀行加上NFC移動支付生態圈,移動電商支付生態圈(如支付寶),移動支付生態圈(如微信支付),行業供應鏈信用服務支付圈,依托線下POS、ATM的通信運營商,或者與中國銀聯合作的NFC支付商等形態。
  不過,李曉楓也指出,盡管通信運營商和金融機構的NFC移動支付技術安全便捷,但客戶體驗有待提升,NFC手機、閃付POS和TSM平臺之間的合作有一定困難,此外商業銀行、中國銀聯、通信運營商能否形成緊密合作的商業模式,目前看還是未知數。在網絡金融信用評估、線上雙邊市場、信用支付等諸多建設內容方面,NFC生態圈落後于第三方支付機構,所以有可能發生“快魚吃慢魚”現象,一旦第一批年輕消費者形成消費體驗,口口相傳,運營商和商業銀行也將面臨挑戰。 
  針對NFC移動支付生態係統建設,李曉楓表示,今年人民銀行將完善中國金融移動支付公共服務平臺,計劃引入公安部EID證書體係,解決公民與個人簽名證書人證相符的實名問題。計劃接入央行徵信係統,解決移動金融開展的信用資訊對稱問題,同時要求NFC 23個主要市場主體盡快完成GSM與移動支付公共服務的聯網,形成聯網通用、安全可信的中國移動金融可信網絡。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整合閱讀:
銀聯聯手七銀行推廣NFC支付 2013-12-16
招行浦發移動近場支付客戶僅數千 2013-07-23
NFC為“智慧城市”插上翅膀 2013-07-05
手機近場支付或將"爆發" 2013-05-12
移動支付近場支付標準基本敲定 2012-08-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連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