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警惕網貸平台涉非法集資 銀監會牽頭啟動P2P監管
2014-04-22   作者:記者 蔡穎/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資料圖片
  4月21日,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君透露,“P2P行業的監管已經明確歸口銀監會來牽頭,相關工作已經開始執行,將通過投訴、舉報、網絡監測等各種手段,結合線上線下來處置行業內存在的問題。”
  “截至目前,P2P行業發現存在非法集資的有幾十家,涉案最大單筆金額為五六個億左右,對於單筆最大的該類案件,公安部門正在進行審理。”劉張君説,當前中國非法集資形勢依然嚴峻,非法集資手法花樣翻新,其中,網絡平台打着“民間借貸”旗號非法集資法人風險日益凸顯,兌付危機、倒閉、卷款跑路現象屢有發生。
  今年初,P2P借貸平台倒閉潮再次襲來,這一現象的背後正是市場對部分網絡借貸平台踩非法集資紅線的質疑。
  “當前,網絡借貸平台涉嫌非法集資的主要有三種情況。”劉張君分析稱,“一是搞資金池,一些P2P網貸平台通過借款需求設計一些理財産品出售給投資人,或者歸集投資者的資金再放貸産生資金池;二是部分P2P網絡借貸平台經營者沒有對借款人身份進行嚴格審核,未能及時發現甚至默許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個虛假借款人名義發布大量虛假借款信息,有的稱為借款招標,向不特定的多數人募集資金,用於投資房地産、股票、債券、期貨等,有的則直接將非法募集的資金高利貸出賺取利差;三是個別P2P網站僅發布虛假高利借款標的,採取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模式,短期內募集大量資金,有的用於自身生産經營,有的甚至卷款潛逃。”
  據“網貸之家”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P2P網貸平台貸款餘額為390億元,環比2月份增長23%。按此增速,保守估計到今年年底,貸款餘額將超過1000億元。不過,今年第一季度,出現問題的P2P平台達22家,僅3月份就有6家陷入倒閉危機。
  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主任楊濤看來,“全國已有超過1000家的P2P網絡借貸平台,這些平台中涉及眾籌操作模式的不在少數,而美國P2P僅有3家。根據現有法律,眾籌網站如果涉及股權、債券、分紅、利息等財務回報,就有觸及監管紅線的風險。
  對於處在非法集資爭議中的中國眾籌行業,劉張君認為,由於眾籌類別不同,面臨的法律風險也不同。如債權類眾籌,類似P2P的眾籌,就需要充分定位為中介平台,要回歸平台類中介的本質,提供點對點服務,不能直接經手資金,不能提供擔保,不得建立資金池,不能進行非法集資。對股權類的眾籌、回報類的眾籌等業務也要有相應業務規定,只要開展業務,就應該嚴格堅守法律紅線。”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吳曉靈最近在分析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時也&&,“從事P2P和眾籌的公司應該是溝通投融資的信息平台,它的特點是不挪用客戶資金,不對客戶資金安全作出承諾,比如做擔保等。説這個超出上述兩點是金融中介機構所做的事情,應該獲得金融牌照。”
  針對P2P網貸平台的業務邊界,劉張君強調了四條“紅線”,即“一是明確平台的中介性質,二是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三是不得歸集資金搞資金池運作,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眾資金。”
  “近期,銀監會已經組織調研小組去P2P公司,對一些運作模式作深入了解,以便日後&&具有針對性的監管政策。四條‘紅線’肯定會納入其中。”一位接近銀監會的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不可繼續縱容P2P“野蠻生長” 2014-04-21
對P2P網貸宜採取協同監管模式 2014-04-16
P2P平台上演擊鼓傳花游戲 2014-04-14
不妨對P2P實行“漏洞監管” 2014-04-14
去年75家P2P平台出現問題 2014-04-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