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晚間,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華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宋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記者通過相關渠道了解,自2013年春關於華潤電力(0836.HK)並購山西金業時資産估值虛高的媒體報道集中呈現後,中紀委關於華潤集團的“專案組”就成立並一直在運行中。 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華潤集團於2012年下半年內部做出的審計材料顯示,媒體報出山西金業資産包估值虛高並非孤例,先簽約後評估、煤炭儲量虛高評估、採礦權價值嚴重高估、多計財務入賬等程序問題和實體問題,在並購金業之前一年進行的華潤聯盛並購中,同樣大量存在。 該份審計材料是在國家審計署根據舉報人反映對華潤電力並購交易進行審計(未公開)後華潤內部安排的一次“自我摸底”式審計,該材料亦未由華潤電力進行公告。 華潤電力於2009年6月11日與山西聯盛能源集團共同出資組建華潤聯盛,註冊資本38億元,華潤電力持股66%,聯盛持股34%。華潤聯盛成立後,於6至10月收購山西呂梁之興縣、中陽、臨縣、石樓、交口等地38座煤礦,協議收購價78.85億元,按照山西省資源整合政策形成12對主體礦井。 煤礦收購後需要重新評審、勘察、設計。2011年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專家評審結果顯示,華潤聯盛資源儲量較並購時評估報告減少3475.99萬噸。 華潤內部審計發現,華潤聯盛7對礦井採礦權評估值為41.02億元,高估8.28億元,虛高20.19%——其中,孟家墕煤礦採礦權高估8091.92萬元,財務入賬價值多計6147.72萬元,介板溝煤礦採礦權高估3761.93萬元,財務入賬多計3836.46萬元;南山煤礦採礦權高估9024.55萬元,財務入賬多計3396.33萬元;蔡家溝煤礦採礦權高估2.44億元,財務入賬多計2億元;麥塌等4對礦井評估中將594.43萬噸不可開採儲量作為可採儲量進行了評估,致採礦權價值被高估2.43億元,財務入賬多計1.86億元。 在華潤電力控股的華潤聯盛整合這些煤礦時,是先簽署收購協議後進行資産評估的。評估機構選擇、評估方法及業主監管方面都存在重要瑕疵。材料中透露,在某3對礦井收購時,北京礦通資源開發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先出具評估報告,顯示評估值為6.44億元;隨後,山西博瑞又出具評估報告,估值暴漲為11.87億元。華潤聯盛採用了後一個。 除華潤聯盛和已經報道的太原華潤(並購山西金業而成的公司),山西華潤所並購“古交18礦”也存在同類現象。2011年5~7月,山西華潤聘請中介機構對整合煤礦進行初步設計時,發現資源儲量較原評估減少960.29萬噸。以收購時噸煤12元議價計算,山西華潤多支付1.15億元。 本報記者查詢到,宋林在上述時間任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並兼任華潤電力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至2010年7月8日辭去潤電董事會主席一職。 另據媒體報道,山西聯盛集團董事長、華潤聯盛公司第二大股東邢利斌,已於3月初被有關部門從機場帶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