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記者20日從消息人士處獲悉,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股份”)本月中旬開展的遴選首批對外委託資産管理人工作的最終結果仍未正式公布,或在進一步研選當中。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人壽股份此次釋放200億元資金試探市場反應之舉如能取得預期效果,未來有望增加資金委託量,股市有望因此迎來更多優質資金的注入。
為險資入市“立標杆”
據媒體報道,4月中旬,中國人壽股份嘗試為首批對外委託資産招募管理人,擬拿出200億元人民幣投資中國股票市場。有20余家從事資産管理業務的公司參與到這次“招標”當中,最終將有10個産品方案勝出,中國保險公司市場化委託投資管理有望迎來臨門一腳。
機構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證實了此事,&&中國人壽股份的這一舉動有“立標杆”的作用,如果對外委託管理能夠達到其預期目標,未來或有更多險資採取該路徑,有望拉動新一輪險資入市風潮。機構也可能因此迎來業務擴張窗口期。
報道稱,從2013年9月起,中國人壽股份便啟動“招標”計劃,在公募、券商等近百家機構中圈定了首批名單。中國證券報記者向中國人壽方面求證相關內容,截至發稿,後者未就細節作出回應。
後續資金注入引猜想
接近中國人壽股份的消息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實際上,該公司新近的分紅險賬戶上並無新增資金,新增資金體現在其它賬戶上。此番拿出200億元資金,很可能來自於分紅險存量資金。該筆資金預期方向是權益類資産,即將原來配給固定類資産的資金拿出來配給權益類資産,對股市的刺激作用明顯。
該人士認為,與中國人壽旗下資産管理公司受託管理的2萬億體量相比,200億元委託管理的影響尚屬有限。中國人壽保險股份的目的很可能在於借此試探市場反應。“目前國壽資金量巨大,以這種方式分化一部分,目的在於嘗試更加精細化操作。如果效果好的話,未來可能會逐年地通過這種方式增加資金量,並成為一種趨勢。”
2014年2月,保監會將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産比例提至上季末總資産的30%,曾帶來市場冀望險資有更多作為的利好預期。然而實際情況是,保險行業權益類投資比例依然存在巨大可提升空間。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2月,保險對股票和證券投資資金8330.85億元,佔總資金運用餘額(78371億元)的10.63%。
【熱點新聞】
國開行正編制城鎮化融資規劃
新股發行重啟 A股上行吃力
最低繳費100元變300元 社保繳費門檻提高遭農民退保
[經濟參考微話題]“舌尖安全”告急 耕地治污刻不容緩
歐洲或現擺脫債務危機曙光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