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蕭山民企可能批量死亡 政府警示銀行不要抽貸
2014-04-21   作者:記者 陳周錫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到:
【字號

    蕭山互保民企“生死考驗”

  在第一圈互保企業中,除建傑化纖、中信鋼構2家企業外,受牽連的百強企業有7家,其中5傢具有資金壓力

  百強企業或批量死亡的傳言,再度牽動外界對杭州經濟強區蕭山,乃至中國個別地區經濟風險的高度關注。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浙江不少大企業“批量死亡”,類似蕭山這樣的民企重鎮淪為“信貸危險區”。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調查發現,蕭山一些企業出現金融困局的原因與企業互保有關。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一些互保企業出問題,銀行一看貸款有風險就去收貸,其實“它們自身經營是好的,如果銀行不收就不會死”。

  “蕭山經濟基本面是好的,但個別行業的個別企業出了問題,有風險。”杭州市蕭山區防範和化解企業資金鏈風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稱“蕭山區化解辦”)主任李如江對本報記者&&,通過各項措施,現在蕭山民企互保鏈、資金鏈已經基本穩定,但是風險依然存在,需要政府、銀行、企業三方共同努力。

  企業陷入互保困局

  自2012年以來,蕭山陸續傳出民企倒閉的消息,在互保傳染、銀行收貸下,一些骨幹民企資金鏈明顯趨緊,正面臨巨大的生死考驗。

  “風險企業主要集中在紡織化纖和鋼結構兩大行業。”李如江説,個別羽絨企業有風險,汽配至今沒有出險,化工等其他行業還比較穩定。

  作為杭州製造業的主要“後花園”,當前蕭山已形成紡織化纖、機械汽配、服裝羽絨、鋼構網架、精細化工和高新技術等六大産業基地,囊括萬象、亞太機電等浙江省重量級製造企業。

  紡織化纖是蕭山第一大産業。2年前,一家蕭山化纖企業倒閉,影響到互保企業建傑化纖,進而涉及到5家互保企業,第一圈6家互保企業涉及銀行貸款30多億元。

  “(建傑化纖)破産清算後,互保企業要揹債,背還是背得起來的,目前生存也是沒有問題的,但一個關鍵前提是,銀行不要收它們的貸款。”李如江説,“怕就怕銀行收貸,現在我們分析,可能有2家企業有危險,3家企業是沒問題的。”

  除了紡織化纖,蕭山另一支柱産業是鋼結構,産量曾經佔據全國市場的30%,如今卻成為蕭山出險企業的重災區。

  有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家名為中信鋼構的企業已經倒閉,涉及互保企業4家、貸款12億元。“現在第一圈4家企業還能支撐,關鍵是銀行不要去收貸,第二圈互保企業現在還沒有問題。”

  上述人士稱,另外受天生鋼構倒閉影響,現在蕭山還有一家鋼構企業比較危險。“背過來2億元債務,銀行又抽貸了2億元,現在這家企業有了資金壓力。”他説,“本來這家企業經營狀況是好的,産品出口50余個國家,一年銷售15億元,毛利在1.5億元左右。”

  據記者調查了解,目前蕭山的一些出險企業,並非自身經營不善所致,更多風險來自互保。“大部分銀行對蕭山企業是有危機感的。”一家商業銀行蕭山支行人士對記者説,如果銀行不收貸抽貸,那企業生存問題是不大的,現在最怕擔保有風吹草動。“銀行會給企業一個過渡期,如果造血功能不足,企業最終還是要出問題的”。

  李如江説,在蕭山第一圈互保企業中,除建傑化纖、中信鋼構2家企業外,受牽連的百強企業有7家,其中5傢具有資金壓力;在第二圈互保企業中,牽連的有十二三家百強企業。“目前,第一圈互保企業狀況還是好的,但前提是銀行不要收它們的貸款。”

  上述知情人士亦稱,一些互保企業出問題,與銀行一看貸款有風險就急忙收貸有關。緊接着,第一圈互保企業的風險,就向第二圈、第三圈互保企業蔓延。更為值得關注的是,在互保鏈的影響下,製造企業的風險會向農業、服務業蔓延。從整個面上看,已變成蕭山的區域性經濟風險,不單單是工業企業的問題”。

  儘管不少企業因為涉及互保遭遇金融困境,李如江仍對記者&&,個別企業確實存在風險,但蕭山“百強企業批量死亡,那倒是沒有的”。

  銀行助推下的擴張

  蕭山某鋼業集團的董事長助理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説,目前蕭山資金密集型企業比較多,互保企業比較多,對銀行的貸款需求量比較大。一旦出現資金鏈風險,互保企業就會相互影響,容易産生地區性經濟問題。

  究其原因,上述董事長助理對記者稱:“現在個別企業出險,是由企業過度擴張、全球市場逆轉、銀行收貸抽貸等多方原因夾擊造成的。”

  蕭山民營經濟發達,去年工業銷售額高達5500億元,入圍的百強企業最小銷售額也在5億元以上。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蕭山鼓勵企業多元化發展,旨在培育大企業。然而,在“4萬億”刺激政策下,一些蕭山企業産能擴張過快。

  “至少1/3的企業都有投資行為。有些企業主業不管,去搞副業。”李如江説,許多老闆利用企業作為融資平台,加大産能擴張,投資房地産等其他行業;另一方面,在缺乏多元化投融資渠道下,資金來源更多依賴銀行貸款,負債率攀高,“拉郎配”式的互保鏈急劇膨脹,使得企業資産質量下降,生命周期縮短。

  比如有一家蕭山化纖企業,2010年前到安徽買了400多畝地,投資了五六億元,加大化纖産品的産能擴張。“當時化纖行業還是好的。但前年、去年化纖産能過剩,致使該企業銷售不好。再加上該企業有16家互保企業,幾家互保企業出問題倒下,銀行對該企業抽貸了2.8億元。”

  不少接受記者採訪的當地人士均&&,這背後銀行無疑起到了主要的推手作用。

  “前幾年,銀行信貸政策太寬鬆,那時候銀行‘送錢’給企業,還需要官員去做思想工作,因為銀行有放貸考核指標。”有了解蕭山金融情況的人士稱。

  但如今,一些蕭山企業最擔心的就是銀行收貸抽貸,企業又往往涉及多家銀行貸款。“銀行都在看誰先收,後收者就沒有了,也在恐慌。”上述人士稱。

  中企實業負責人對記者&&,以前不理性投資造成的後果,必須要有人來承擔。工業本來利潤就不高,很多企業投資了房地産,原本想三五年就能夠收回錢的,沒想到那麼快就遇上了調控。

  政府警示收貸銀行

  今年農曆正月,蕭山成立了蕭山區化解辦,抽調20余個區級相關部門人員集中辦公,代表區委、區政府全權處置風險企業資金鏈問題。

  2月14日,蕭山區委辦、區府辦印發《關於化解風險企業資金鏈問題的若干意見(試行)》的通知,首個基本原則就是堅持“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堅持優勝劣汰,分類指導,分塊處置,對經營良好的企業要鼓勵發展,對暫時出現困難的企業要積極扶持,對産能嚴重過剩、無法救助的企業要積極破産清算”。

  “比如化纖行業,産能嚴重過剩,企業要死的話,我們就不會救。對鋼構行業,我們原則上是淘汰一塊,救一塊。”李如江説,對不符合産業發展導向、産能落後和污染嚴重的企業,蕭山明確提出“要借機予以淘汰”。

  為此,蕭山在上述通知基礎上,還&&4個配套文件,包括&&工業用地指導價,並附有工業用地抵押指導價。“工業用地指導價,有利於增加抵押物價值。這樣一來,企業擔保貸款少一點,抵押貸款多一點。這是蕭山斬斷擔保鏈最關鍵的辦法。”李如江説。

  與此同時,銀行是否積極配合,成為企業解開資金鏈的關鍵。

  “現在政府開會,叫銀行不要抽貸,誰抽貸我們就要通報誰。如果還是繼續抽貸的話,我們蕭山不要你了,你也不要在這裡發展了。”一位蕭山區化解辦的主要領導對記者説,對繼續抽貸的銀行,蕭山還會收回存在該行的存款、養老保險資金等。據記者了解,一些杭州銀行業人士對此“強硬做法”頗有怨言。

  對於當前浙江面臨的企業危局,長三角區域研究專家、浙江大學教授陳建軍認為,之前地方加大對出險傳統企業的扶持力度,以及“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無非是把危機往後順延,但是産業結構調整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靠政策刺激,已經難以為繼。”浙江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經濟學院教授王維安對本報記者説,溫州市場起步早,問題也出來得早,如今傳統企業風險已從溫州擴散到全省,這種情況還會向中西部蔓延,只不過他們的情況不像東部地區那麼嚴重。出險企業該倒的倒,該救的救,政府不能一味地都去救,“誤傷的高新企業必須要救。”陳建軍認為,在最大限度減少社會陣痛、區域經濟震蕩下,政府應該真正面對現實,加速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大規模培訓産業工人,發展裝備製造等新興産業。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民企回購潮涌 銀行緣何按兵不動 2014-03-24
首批試點民營銀行選定10家民企 為什麼是他們 2014-03-12
王利平代表:鼓勵民企參與污水治理 2014-03-07
“促進民企發展要放水養魚” 2014-03-06
江蘇民企遭空殼公司盤剝苦不堪言 2014-02-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