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委力推仿製藥將重挫外資藥企
“能用便宜的不用貴的,能用仿製藥不用原研藥”
2014-04-16   作者:記者 曾亮亮/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衛計委等八部委15日&&《關於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衛計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指出,“引導醫務人員盡量用價廉質優的藥品,能用便宜的不用貴的,能用仿製藥不用原研藥”。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政策將大大提升國産藥品的使用率,同時可能重挫外資藥企。
  我國藥品分為專利藥(在專利保護期內的藥品)、原研藥(過了專利保護期的進口藥)、仿製藥(國內藥企仿製專利藥企業的藥品)。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批准上市的藥品1.6萬種,藥品批准文號18.7萬個。其中,化學藥品0.7萬種,批准文號12.1萬,絕大多數為仿製藥。而國內上市的專利藥、原研藥,幾乎都被外資藥企壟斷。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2010年至2015年,國際上有近400種專利藥物到期,這些專利藥的銷售額高達2550億美元。其中,包括全球80多個“重磅炸彈”藥物,預計全球排名前20的制藥公司將有35%的業務受到仿製藥的挑戰。
  一家權威的市場調研機構指出,在仿製藥大量上市後的6個月時間裏,價格通常會降到專利藥的20%左右,而專利藥的銷售額會下降70%。
  廣藥集團總經理助理黎洪認為,《意見》給了低價藥很大的市場空間,也將帶來較大的市場機遇,但是國內藥企能否抓住這一機遇,還要看企業自身的品牌、産品質量及療效、價格市場是否接受。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最近幾年,由於各地藥品招標政策“唯低價是取”,原研藥與仿製藥的價格差距越來越大,有的甚至達到50%左右。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正乾稱,鼓勵低價藥生産、給予低價藥保護政策,能促進國內藥企發展,讓老百姓用上價格合理的好藥。
  不過,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國內專利藥到期後,由於習慣、推廣等方面的原因,很多醫院和患者還是使用原研藥。“輝瑞在中國的大部分藥物都有仿製藥,但這些專利到期的原研藥在中國銷量還很不錯。”
  “降低使用原研藥不是那麼一件容易事,還有很多利益壁壘需要突破。”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介紹,我國“以藥養醫”的制度造成外國藥企與醫院建立了一定的利益鏈條——原研藥價格高,利潤空間高,得到醫生的青睞。
  衛計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將&&措施引導各級醫療機構提高常用低價藥品使用量,讓藥品回歸治病的本。隨着公立醫院改革和醫保支付制度改革不斷推進,醫療機構處方行為不斷規範,部分臨床高價藥品將被替代,從而增加低價藥品使用比例,優化用藥結構。
  《意見》指出,工信部積極引導常用低價藥品生産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食藥總局對批准數量不足的臨床急需的仿製藥註冊申請予以優先審評,人社部和衛計委應當加快推進醫保付費方式改革,調動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主動節約成本、優先使用低價藥品的積極性。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首批三品種亮相 涉恒瑞醫藥等五藥企 2014-01-30
強生諾華涉嫌阻撓廉價仿製藥上市 或遭歐盟處罰 2013-11-25
跨國藥企看好我國仿製藥市場 2013-08-02
原研藥仿製藥等額報銷制醞釀中 2013-07-26
全球30余生物藥將失保護 我國生物仿製藥迎來機遇 2012-07-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