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11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建議發行人和保薦機構合理把握申報時間,不具強制性,不意味着IPO申報窗口關閉。
張曉軍&&,關於建議發行人和保薦機構合理把握申報時間的問題,中國證監會在3月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已經做了進一步解釋。上述監管問答是中國證監會針對市場關心的問題所作的建議性答覆,不具強制性,不意味着IPO申報窗口關閉。中國證監會謹提醒發行人和保薦機構切實考慮當前階段的特殊情況,審慎統籌,理性選擇融資場所,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多渠道解決融資問題,避免過度集中在已經擁堵的首發渠道,影響公司發展進程;對於確擬首發融資的,建議合理把握申報時間,避免增加企業的成本和負擔。
稍早之前,證監會曾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稱,在對於IPO地點和申報時間的把握上,首發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意願,在滬深市場之間自主選擇上市地,不與企業公開發行股數多少挂鉤。中國證監會審核部門將按照滬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則開展首發審核工作。企業應當在預先披露材料是確定上市地,並在招股書等申報文件中披露。本問答發布前已申報的企業可奔着自願原則,重新確認上市地並更新申報文件。
證監會&&,目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在審企業數量較多,在較長時間內難以輪到申報企業。鋻於今年要研究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方案,《證券法》也已經啟動修訂程序,有關股票發行的規則可能有變化,對發行人信息披露要求會更嚴厲,發行人和保薦機構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會更多。因此,為了減輕企業成本和負擔,建議保薦機構協助發行人合理把握申報時間,以免因在審時間過長,給企業正常生産經營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同時,證監會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並進行股權、債券融資,或到海外發行上市。
對於上述問答,外界普遍解讀成IPO申報窗口關閉。來自證監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在創業板發審委排隊的企業家數有231家;在主板和中小企業板發審委上,上交所的排隊企業有168家,深交所的企業則有276家。總的來看,排隊等待上市的企業家數仍然有675家。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