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新《有機産品認證管理辦法》(下稱“新辦法”)實施,條例基於《有機産品認證目錄》而制定,值得注意的是:在目錄中的127種産品中,並不包含化粧品。一時間,曾備受熱捧的有機化粧品落入尷尬境地。
據悉,目前國産化粧品品牌基本上都沒有有機認證標誌,而一些通過海外有機認證的産品,也無法在國內得到認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迄今為止,有不少化粧品打着“有機”旗號在市場上渾水摸魚。
現在去很多化粧品櫃&,銷售小姐多半上來會跟你推薦:“我們這個産品是有機天然的。”
記者在網上搜索“有機化粧品”,發現很多化粧品品牌都打出有機的概念,比如歐舒丹、茱莉寇、契爾氏、品木宣言等,它們在網上還被列入十大有機化粧品牌行列。
記者來到杭州某商場的高端超市發現,這裡大多數洗漱用品都以進口為主。在貨架上挑選洗髮産品時,銷售人員也會主動介紹:“我們這些産品都是有機産品。”當記者進一步詢問有機産品是否有認證標誌時,銷售人員只在一排排貨架上找了又找,只找出一款標有“歐盟ECO CERT有機認證”標籤的洗髮水。
在國內打造“有機護膚”聲勢較大的品牌還有韓後。如果在淘寶搜索欄裏輸入“有機化粧品”,首先跳出的就是韓後的産品。不過,“hanhoo韓後旗艦店”客服告訴記者:“我們的産品包裝上,現在沒有有機字樣了。”
據悉,在《有機産品認證目錄》中,化粧品早已被“除名”。而4月1日實施的“新辦法”更是明確規定,有機配料含量(指重量或者液體體積,不包括水和鹽)等於或者高於95%的加工産品,在獲得有機産品認證後,方可在産品或者産品包裝及標籤上標注“有機”字樣,加有機産品認證標誌。
但是眼下,仍有不少化粧品打着“有機認證”的旗號進行銷售。業內人士指出,這些産品要麼是在2012年之前通過認證的,要麼可能涉嫌虛假宣傳。而另一些獲得過國外有機認證的護膚品,由於證書無法在國內通用,在國內市場也難以得到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