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稅立法正加緊推進
産能嚴重過剩行業將受較大影響
2014-04-03   作者:記者 趙婧/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經濟參考報》記者4月2日從權威渠道獲悉,環境保護稅立法工作已經正式啟動,正加緊推進,目前國務院法制辦已經完成對送審稿的修改。專家&&,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煤化工等産能嚴重過剩行業在開徵環保稅後,將受到影響。
  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稅務部門正在為環境保護稅做積極準備。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環境保護徵稅對象特殊,徵管流程複雜。財稅、環保部門一直在積極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已經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調研,初步理出環境保護稅徵管流程,完成了國際經驗收集整理和初步的經濟數據測算工作。”
  “2013年,財政部、稅務總局、環境保護部向國務院報送了環境保護稅立法的請示。國務院法制辦已經根據徵求意見對送審稿進行了修改。”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將對送審稿再次徵求意見,修改後提請國務院審議,審議通過後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關於立法進程,北京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稱:“我估計環保稅法有可能在兩個環節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一個環節是國務院,另一個環節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這更能體現我們稅收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學化。以前的法律從來沒有在國務院層面公開徵求意見,去年《稅收徵管法》由國務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應該説開啟了一個先例。”
  “如果國務院公開徵求意見,至少要一個多月才能匯總修改,所以我考慮環保稅法不會很快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劉劍文告訴記者:“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後,今年也不一定通過。因為按照一般情況,法案要經過三審,那就要經過4個月到半年時間。”
  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相關負責人&&,環境保護費改稅是涉及多部門的系統工程,今後財稅、環保等部門將加強協調溝通,努力加快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紮實做好環境保護費改稅徵管準備工作。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曾&&:“環保稅作為環境經濟政策的重要內容,其主要目的就是用經濟手段調控企業環境行為,使企業為排污造成的環境污染損害承擔相應成本。”
  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李全此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稱:“在環境保護稅立法、開徵環保稅後,其徵收並不是對所有企業一刀切,而是針對企業的污染程度差別對待,有助於經濟轉型和産業結構調整。”李全指出,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煤化工等行業在開徵環保稅後,都要受到影響。“太陽能企業是比較典型的例子。做太陽能前端研發因為周期長,沒人願意做,做後端的企業也少,大部分企業願意做中端,即設備製造,這個環節的污染非常嚴重。開徵環保稅後,這些企業一定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此外,劉劍文還告訴記者,環保稅立法還有助於稀土出口問題的解決。“我們習慣通過關稅、配額限制稀土出口,這不符合WTO規則,我國敗訴了。但是如果我們開徵環境保護稅,在開採稀土方面,通過環境保護稅法進行約束,就不會陷入被動。”劉劍文稱:“這只是一個例子,其實類似的情況還很多,所以説環境保護稅立法意義重大。”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應把環境權寫入《環境保護法》 2014-04-02
環境保護稅立法將提速 倒逼企業治污減排自覺性 2014-03-17
環境保護部發布11月重點區域和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2013-12-21
潘岳:環境保護面臨嚴峻形勢和重大挑戰 2013-11-14
財政部:研究開徵環境保護稅 2012-11-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