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籌股“T+0”胎動 A股全面實行須過四關
2014-04-02   作者:  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到:
【字號

  專家&&,“T+0”並非毫無顧忌地當日買當日賣,需要配套措施和約束條件

  上交所近日呼籲在藍籌股推行“T+0”制度。那麼,推行此項制度是否已經成熟?國外成熟市場的經驗,對我國有何借鑒之處?就此問題《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專家。

  改變“滬弱深強”格局

  日前,首發企業可自主選擇上市地的話題一石激起千層浪,由此引發關於滬深交易所地位平衡的討論。其實,此前上交所有關推出藍籌股“T+0”交易機制的呼籲,也與此有直接的關聯。

  “上交所之所以呼籲推出藍籌股‘T+0’交易機制,是因為目前上交所處於弱勢,與提振交易活躍度和交易效率有直接關係。”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係副主任呂隨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

  據記者了解,自滬深兩個交易所成立以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保持着“滬強深弱”的格局。後來國家為了進一步平衡二者,把中小板和創業板放在了深交所,深交所的地位開始上升,在以國企為主導的大盤藍籌股紛紛上市之後,上交所的優勢已經逐漸模糊。尤其是在“十二五”明確進行産業結構升級之後,中小板和創業板中上市的公司逐漸增多,而大藍籌交投的日漸不活躍造成了“滬弱深強”的格局。

  呂隨啟&&,上交所之前呼籲成立“國際板”,乃至日前的“戰略新興産業板”,目的都是為了扭轉頹勢。但是上海自貿區的成立造成了“國際板”的“流産”,而創業板、“新三板”的定位又和“戰略新興産業板”有雷同之處,所以上交所才轉向推出大盤藍籌股“T+0”的交易機制。

  “T+0”不存在法律障礙

  今年“兩會”期間,上交所理事長桂敏傑&&,上交所是一個以多層級藍籌股為主的市場,交易所一直在努力使藍籌股更有吸引力。“關於藍籌股實行T+0的交易制度,上交所正在努力推進。”

  所謂“T+0”交易機制,即日內回轉交易,通俗來講,就是投資者在當日買進後能當日賣出。

  對此,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全面推行‘T+0’ 交易制度,條件並不成熟,對於局部的嘗試,也要加以謹慎。目前,大盤藍籌股普遍估值較低,年均換手率為50%,所以在這方面推行T+0交易機制,對於活躍市場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1日收盤,上證綜指的市盈率為9.25倍,市凈率為1.28倍;上證50指數的市盈率和市凈率則分別為7.14倍和1.13倍;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和市凈率分別為8.28倍和1.24倍。由此可見,A股藍籌股已經處在歷史最低估值水平。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A股市場曾經實行過T+0交易,但由於當時股市投機過度,T+0交易被認為助長了市場炒作的風險,於1995年被禁止並讓“T+1”一直活躍在歷史舞&。此後,2005年《證券法》修訂時,取消了有關“當日買入的股票,不得當日賣出”的規定,A股推行“T+0”交易制度已經不存在法律障礙。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曾&&,“T+0”交易對於市場發展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一是有利於釋放交易需求,提升市場活躍度,增強市場流動性;二是有利於提高市場定價效率,改善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三是有利於投資者規避隔日股價波動風險,或及時了結獲利。對於不能通過ETF申贖組合操作或通過股指期貨對衝等手段管理風險的中小投資者而言,進一步增加了交易渠道;四是有利於拓展投資者交易模式,推動證券行業和基金管理行業産品及交易方式創新。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則&&,現在“T+0”交易機制可以恢復,推出“T+0”可以規避風險,活躍市場,增加交易量,有助於增加券商的交易佣金。同時,“T+0”還將會對股市的暴漲暴跌起到一個抹平的作用。

  招商證券一位分析師告訴記者,對大藍籌實行“T+0”交易,就開啟了做多資金當日平倉的機會,同時降低了隔夜持倉的風險。如此,多頭便敢於投入更多的資金入場,市場做多的意願將增強,也會促進大盤“走牛”。

  全面推行“T+0”尚需時日

  “需要注意的是,交易機制只是一個形式,就現在而言,推行了‘T+1’制度這麼長時間,但我國A股市場仍然屬於融資市,投機氛圍仍然濃重,所以全面推行 ‘T+0’條件尚不成熟。”呂隨啟&&,“此外,當今中小投資者普遍都是做多思維,而做空的思維並不完善,而且和機構相比,中小投資者的專業能力顯然不能企及,所以推出T+0對於中小投資者不一定是絕對的利好。”

  據記者了解,去年8月光大烏龍指事件中,在早盤被大幅拉升之後,為數眾多的中小投資者在“羊群效應”的驅使下,爭先恐後地於高位買進被套,從而蒙受無能為力的損失。

  張曉軍此前&&,目前全面實行“T+0”有多方面的風險:一是A股的換手率已居世界前列,實行“T+0”交易改善市場流動性的必要性不足;二是“T+0”交易可能加劇市場炒作,增加市場大幅波動的風險;三是經驗豐富、規模較大的投資者採用高頻交易和算法策略,這會導致中小投資者在交易中處於劣勢,造成事實上的不公平;四是存在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華東師範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實行“T+1”交易後,股市波動性有減小的趨勢。同時還有研究表明,交易越頻繁,收益越小。以2012年市場數據為例,專業機構、自然人的平均持股期限分別為143個交易日和44個交易日,其相應的收益率分別為7.71%和2.44%。持股時間越長的自然人,其收益率越高。

  “從境外經驗來看,美國和我國台灣都將日內回轉交易限定在信用賬戶內進行。同時為避免風險承擔能力不足的中小投資者過於頻繁地從事回轉交易,各市場還都會對回轉交易進行嚴格監管並設置一定的投資者門檻。”張曉軍&&。

  記者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網站上的“現金賬戶交易規則”中得知,投資者必須確保其賬戶內自有權益符合25000美元的最低要求,才能夠在連續5個交易日內發生4筆以上日內回轉交易,如果一個餘額小於25000美元的賬戶被標記為“即日交易賬戶”,這個賬戶必須被凍結90天,以防止新的交易。此外,現金帳戶買賣交易,通常需要三個工作日時間進行交割手續,依據規定,賣出股票所得金額,在第三個工作日後才能使用。

  “很多中小投資者所設想的‘T+0’制度,覺得就是毫無顧忌地當日買當日賣,其實沒那麼簡單。在國外‘T+0’沒有那麼寬鬆,而是有着相當多的配套措施和約束條件,而這也是我國目前實行‘T+0’所不具備的。”上述分析師告訴記者。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藍籌股的春天還有多遠 2014-03-28
52億元資金凈流出 藍籌股遭棄 2014-03-19
私募大佬悄悄“戀”上藍籌股 2014-03-06
藍籌股現邊緣化之憂 扭轉頹勢需配套政策先行 2014-03-04
桂敏傑委員:建議藍籌股試點T+0 2014-03-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