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末我國外債餘額為8632億美元 同比增長17%
2014-03-31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國家外匯管理局31日公布2013年末中國外債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末,我國外債餘額為52625億元人民幣(等值8631.67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其中,登記外債餘額為32109億元人民幣(等值5266.67億美元),企業間貿易信貸餘額為20515億元人民幣(等值3365億美元)。據初步計算,2013年末,我國外債負債率為9.40%;債務率為35.59%;償債率為1.57%;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為17.71%,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

  從債務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剩餘期限)餘額為11373億元人民幣(等值1865.42億美元),短期外債(剩餘期限)餘額為41252億元人民幣(等值6766.25億美元)。在短期外債中,企業間貿易信貸佔49.73%,銀行貿易融資佔21.08%,二者合計佔短期外債(剩餘期限)餘額的70.81%。這部分外債具有真實的進出口貿易背景,與一般外債有較大不同,且與我國對外貿易和外匯儲備相比規模較小,短期外債風險基本可控。

  從債務人類型看,登記外債餘額中,中資金融機構債務(含其負責轉貸的外國政府貸款)餘額為16059億元人民幣(等值2634.03億美元),佔50.01%;外商投資企業債務餘額為9669億元人民幣(等值1585.99億美元),佔30.11%;外資金融機構債務餘額為3917億元人民幣(等值642.46億美元),佔12.20%;國務院部委借入的主權債務(不含外國政府貸款)餘額為2093億元人民幣(等值343.26億美元),佔6.52%;中資企業債務餘額為371億元人民幣(等值60.93億美元),佔1.16%。

  從債務類型看,登記外債餘額中,國際商業貸款餘額為28464億元人民幣(等值4668.72億美元),佔88.65%;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餘額為3645億元人民幣(等值597.95億美元),佔11.35%。

  從幣種結構看,登記外債餘額中,美元債務佔79.60%,日元債務和歐元債務分別佔5.02%和5.54%,特別提款權和港幣等其他外幣債務合計佔比9.84%。

  2013年,我國新借入中長期外債(簽約期限)3119億元人民幣(等值511.67億美元),償還中長期外債本金(簽約期限)2067億元人民幣(等值339.03億美元),支付利息209億元人民幣(等值34.30億美元)。中長期外債(簽約期限)項下凈流入資金843億元人民幣(等值138.34億美元)。

  據初步計算,2013年末,我國外債負債率為9.40%;債務率為35.59%;償債率為1.57%;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為17.71%,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

  附:名詞解釋及相關説明

  關於外債期限結構分類。按照期限結構對外債進行分類,有兩種分類方法。一是按照簽約期限劃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債為中長期外債,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債為短期外債;二是按照剩餘期限劃分,即在簽約期限劃分的基礎上,將未來一年內到期的中長期外債納入到短期外債中。為便於區分兩種分類方法,本新聞稿在中長期外債和短期外債後分別以簽約期限和剩餘期限註明分類方法。

  企業間貿易信貸是指發生在中國大陸居民與境外(含港、澳、&地區)非居民之間,由貨物交易的賣方和買方之間直接提供信貸而産生對外負債,即由於商品的資金支付時間與貨物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時間不同而形成的債務。具體包括供應商(如境外出口商)為商品交易和服務直接提供信貸,以及購買者(如境外進口商)為商品和服務以及進行中(或準備承擔)的工作預先付款。

  銀行貿易融資是指第三方(如銀行)向出口商或進口商提供的與貿易有關的貸款,如外國金融機構或出口信貸機構向買方提供的貸款。

  與貿易有關的信貸是一個較廣義的概念,除企業間貿易信貸外,它還包括了為貿易活動提供的其他信貸。從定義上看,與貿易有關的信貸包括企業間貿易信貸、銀行貿易融資、與貿易有關的短期票據等。

  負債率是指年末外債餘額與當年國內生産總值的比率。目前,國際上比較公認的負債率安全線為20%。

  債務率是指年末外債餘額與當年國際收支統計口徑的貨物與服務貿易出口收入的比率。目前,國際上比較公認的債務率安全線為100%。

  償債率是指外債的本金和利息償還金額(中長期外債還本付息與短期外債付息額之和)與當年國際收支統計口徑的貨物與服務貿易出口收入的比率。目前,國際上比較公認的償債率安全線為20%。

  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是指剩餘期限的短期外債餘額與貨幣當局掌握的外匯儲備存量的比例。目前,國際上比較公認的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的安全線為100%。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發改委:擴大外資銀行中長期外債規模 2014-01-28
外匯局:截至9月末中國外債8229億美元 短期佔77% 2013-12-31
外匯局:截至6月末中國外債餘額7719.5億美元 2013-09-30
阿根廷外債危機又拉警報 2013-09-06
日本投資者7月購海外債券創三年最高 2013-08-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