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3月26日在北京説,我國公共採購事業發展迅猛。去年我國政府採購總額達到1.39萬億元,據不完全統計,包括政府採購、國企採購、軍隊採購、高校採購、公益採購等在內的全國公共採購市場總規模則超過20萬億元。 蔡進是在當日舉辦的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共採購分會成立儀式上作上述&&的。新成立的公共採購分會是由從事政府採購、公共資源交易、軍隊採購、央企採購、高校採購人士組成的全國性、綜合性、非營利性的社團組織,致力於公共採購領域行業規範自律建設和協調管理,真正起到政府與市場之間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公共採購是指包括政府機構、公共事業單位和部分國有企業在內的公共機構為履行公共職能和提供公共服務,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進行的貨物、服務和工程的採購活動。 蔡進説,公共採購涉及政府和市場兩種制度安排,它既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市場買賣行為;又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是國家實現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的有力政策工具。今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採購協議》GPA的關鍵之年,這項工作已被列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推動工作之一。 專家指出,加入GPA有助於中國融入國際政府採購大市場,中國企業將面對更大的政府採購市場蛋糕,同時也將接受國際競爭對手的挑戰。 此前的2012年,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下完成頂層設計、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主辦的中國公共採購網成立,目前與22家政府採購、行業採購、央企採購等電子化平台聯網,採購規模佔國內政府採購近五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依託與中國公共採購網互聯互通的22家電子化交易平台的電子商務創新服務平台“公採通”也於同日推出,旨在為供應商提供採購信息、企業徵信、企業推廣、中小企業融資、第三方支付、物流信息等服務。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著名採購專家何黎明認為,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採購分會的成立和公採通的推出,有助於打破採購黑幕,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有助於推動中國公共採購走向開放和透明,為中國加入GPA(政府採購協定)發揮積極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