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徹查”的不僅是噹噹網
2014-03-23   作者:  來源:錢江晚報
分享到:
【字號

  電商網站銷售化粧品再次引發爭議。據央視財經頻道報道,噹噹網售賣的化粧品來自批發市場,而亞馬遜則披着行貨的外衣販賣假化粧品。噹噹網與亞馬遜中國昨天分別回應已對問題店舖進行關店處理,並&&對消費者提供無條件退貨服務和進一步徹查。

  但問題是,噹噹網售假已經不是第一次。從售假卡西歐表、假膠囊到假化粧品,是包括央視在內的媒體,近三年內的至少第三次曝光了。正常情況下,曝光一個企業比如電商售假,應該説偶然性很大。但噹噹網在三年內連續“中彩”,就不是偶然了,而是與其長期售假、網店假貨氾濫有着必然的內在&&。

  需要追問的是,噹噹網等為何假貨氾濫?一方面,這與噹噹網的監管制度規則漏洞和監管不嚴有很大關係。2012年噹噹網一店舖售假膠囊,法院在判其賠消費者十倍損失的理由時就指出,工作人員在進貨時未審查生産廠家的資質材料,屬於怠於履行審查義務,銷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而這無疑與噹噹網的上貨、售貨等相關制度規定和監管不力很有關係。

  另一方面,也與噹噹網的自查不力有關。噹噹網每次售假曝光時,對外的姿態基本都很積極,都有類似的關店、徹查等表態,但關於更進一步的行動則少有耳聞。而其一再被曝光賣假,不得不讓人懷疑其後續的自查行為,也懷疑監管部門的作為。

  媒體調查顯示,自2012年“815價格戰”開始,在電商們歷次造節、促銷、打價格戰的過程中,“先加價再降價”、“假貨”等現象在很多電商都頻現依舊。電商售假,可謂痼疾。

  因此,面對這次噹噹網售假再次被曝光,其迅速關店、退貨,並表態要進一步徹查的情況,對亞馬遜等電商來説,也有必要進行一次徹查;對有關部門尤其是電商管理部門來説,也應立即行動起來,順藤摸瓜,順着網店售假的渠道,徹查並打擊更大的造假售假機構和人員。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噹噹網與1號店結盟 2014-03-18
噹噹網擴版圖謀差異化競爭 2013-09-11
噹噹網電子書“0元促銷”傷了誰? 2013-07-23
噹噹網造噱頭搞促銷遭質疑 圖書降價或加劇虧損 2013-03-13
噹噹網被指"店大欺客" 向商戶收取店慶費惹爭議 2012-11-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