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點]政協委員呼籲降流轉稅為企業減負
90%稅負壓在企業身上
2014-03-14   作者:記者 趙婧/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兩會期間,如何為企業減負從而激發企業活力的話題備受關注,“稅制改革”一詞也反復出現在代表委員的小組發言、議案提案中。多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政協委員認為,應降低間接稅即流轉稅的比重,清理規範現有稅收優惠政策,系統設計“更優”稅收優惠政策。
  “從我國上市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財務數據看,全部上市公司實際繳納稅費總額高達1.83萬億元,超過企業創造全部價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全國政協委員、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漢元告訴記者,“可以説,稅費過重已成困擾我國企業生存發展的頭號難題。”
  企業稅負偏高,在社會各界基本形成共識。此前,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我國的稅負90%甚至更多都壓在企業身上,因而不能認為企業抱怨稅負重是一個託詞,雖然從宏觀稅負看,我國在世界上並不屬於偏高狀態。”
  劉漢元認為,從根子上説,導致企業稅費負擔過重的主要原因是以流轉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對企業不利。“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處於競爭性領域,利潤較為微薄,主要依靠‘流水’,稅基大、交稅多,與稅收挂鉤的稅收附加費進一步加重企業負擔”。
  民革中央在提案中建議,降低間接稅即流轉稅的比重。全國政協委員、民盟浙江省專職副主委徐向東分析道:“我國基本實行比例稅率,比例稅率實際上具有累退性質,經濟越景氣,經濟效益越好,納稅人實際稅負水平就越低。經濟不景氣時期,企業盈利能力下滑,但只要收入規模還在,稅收負擔就降不下來,形成對經濟周期的逆向調節。”
  多位政協委員認為,增值稅作為我國最大的流轉稅,在“稅改”中應該首當其衝。
  徐向東稱,增值稅稅率應該加以簡化並適度下調。“適當調低增值稅稅率,可以體現對高物耗産業的稅收抑制,對低物耗、高附加值産業的稅收激勵。同時,讓尚未進入盈利期的企業、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企業能從流轉環節的低稅負擔中得到休養生息,形成國家對企業風險共擔、收益分享的分配機制,回歸增值稅的中性特徵。”他説。
  此外,有政協委員認為,清理規範現有稅收優惠政策,系統設計“更優”稅收優惠政策,也是“減稅輕賦”的重要措施之一。
  此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接受記者採訪時&&,當前,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尤其是區域優惠政策過多過濫。同時,一些地方政府和財稅部門執法不嚴,通過稅收返還等方式變相減免稅,製造“稅收洼地”,嚴重影響了國家稅制規範和市場公平競爭,必須下大力氣清理整頓。
  全國政協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建議:“規範清理競爭性領域專項和‘稅收洼地’式優惠政策,對執行到期的稅收優惠應徹底終止,未到期的要明確政策終止的過渡期,具有全國性推廣價值的,應盡快轉化為普惠制。”
  “我建議,以創新要素投入為切入點系統設計稅收優惠政策,加大對研發投入、智力資本投入的稅收優惠力度。”徐向東説,“現有的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於高科技企業的認定,應以企業是否擁有核心技術和知識産權、創新要素的投入強度為主要考核指標,而不論其是否屬於新興産業還是傳統行業,不論其雇傭的員工學歷高低,只要符合産業轉型升級的條件,企業應該可以同等享受稅收優惠。”
  劉漢元還建議,按行業特性進行基本分類,按照不同行業的經營特點和盈利能力設計優惠政策。“另外,我們應該根據經濟運行情況核定稅收標準,靈活調整稅收寬緊尺度。”他進一步解釋道,“經濟形勢好的時候,稅收力度可適當加大,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需放寬稅收政策以保護企業,防止將稅收壓力直接、簡單地轉嫁給企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劉偉:應將流轉稅改為直接對收入徵稅 2013-10-25
流轉稅增速高於GDP增長 結構性減稅有較大空間 2012-08-06
降低基本生活必需品流轉稅減輕國民稅負 2011-05-19
高比重流轉稅制約經濟結構轉型 2011-05-18
今年前八個月我國流轉稅收入超過兩萬億元 2007-09-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