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産融資再遭警示。“去年,我們的監管重點是加快産能過剩行業新增不良貸款的處置,而今年重點是防控房地産信貸風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銀監局局長於學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銀監局局長廖岷也表態稱,從信用風險的角度來説,會更重視房地産貸款風險。“雖然房地産信貸政策沒有特別的調整,按現有政策執行,但今年房地産風險是銀監會和商業銀行都很關注的風險。”廖岷對記者説。 兩會期間,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撰文指出,平台融資和房貸是今年首要的兩個風險,尤其是房貸,要高度關注重點區域和重點企業,繼續強化“名單制”管理,嚴防單體風險傳染和擴大。 央行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房地産貸款餘額增加2.34萬億元,同比上一年多增9987億元,增量佔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例達28.1%,較2012年末大幅增加了10.07個百分點。對此,今年多個地方銀監局打算給房地産信貸投放劃定“紅線”。 以江蘇為例,“實際上,按揭貸款和房地産開發貸的差異性很大,不同地區的房地産市場差異也很大。對於銀行而言,根據自身業務發展的安排,針對房地産信貸的投放量各不相同,因此,監管層不會在政策上搞‘一刀切’,但在總量上會有一個把控。江蘇的房地産貸款包括按揭貸款在內,佔總體信貸投放的比例在20%以內,我認為是目前較為合理的水平。今年江蘇轄內會控制在這個範圍內。”於學軍&&。 此前,《經濟參考報》記者也從北京、浙江、廣東等地區獲悉,今年將監控商業銀行房地産貸款投放量,並適度設定佔比上限,同時強化土地儲備融資規模管理。 於學軍説:“不單是江蘇,對中國整個銀行業來説,2014年乃至未來1至3年,監管部門從控制風險的角度來看,房地産市場連帶着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將是需要很警惕、很關注的領域。這些年,房地産的持續增長已經到了一種‘強弩之末’的狀態了,全國城市中明顯會出現分化,少部分城市可能會維持較高的房價,但是,三四線城市那些虛增的價格泡沫恐怕難以為繼了。” 他還指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運作往往和房地産相&&,平台資金的運轉關鍵支撐點就是賣地,依靠土地杠桿負債,如果沒有土地做支撐,融資平台實際上很難運作下去。“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很多中小開發商,一旦資金鏈出現問題,項目搞不下去就會形成風險,政府賣的土地開發商開發不下去,新的土地又賣不出去,這種惡性循環將導致地方融資平台債務出現問題。另外,這還涉及大量的銀行貸款、信託理財産品的信用風險。目前,政府背的債已經很重了,如果不準備充足的現金流,這種信用違約狀況肯定要出現,無非是什麼時候出現、規模大小和影響面有多大的問題”。 “總行對於房地産信貸今年還沒有下過相關的文件,但是對部分分行有個別窗口指導。”一位股份制銀行信貸業務部人士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由於1月信貸投放比較集中,有的用完了全年30%的額度,總行為防範風險會對一些地區分行予以提示,房地産貸款不會停貸,但額度會比去年緊。” 全國政協委員、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兩會期間,針對房地産貸款收緊的狀況&&:“銀行細則總是要出來的,細則出來了就好了。” “一些房地産貸款投放比較多的銀行,今年肯定會調整方向,在內部傳達一些細則。興業銀行暫緩辦理部分房地産新增授信業務,以及停辦房地産夾層融資業務,在3月底之前會&&一個新的房地産授信業務管理政策,這將對銀行業內有借鑒意義。其中,‘名單制’管理可能會進一步細化。”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進一步稱。 業內人士認為,部分銀行退出三四線城市房地産融資業務的力度將會比較大。“今年,房地産行業兩極分化會加速,尤其要關注個別房企資金鏈斷裂可能産生的風險傳染。”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李佩珈認為,在退出過程中所形成的一些房地産貸款風險,會對部分銀行資産質量造成一定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