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互聯網金融日報: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年內&&
2014-03-08   作者:  來源:新華財經
分享到:
【字號

  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要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到多位代表提出提案議案,建議加強對該領域的監督管理。互聯網金融如何監管成為令有關部門頭疼的問題。

  對此,央行副行長劉士余3月7日在接受採訪時&&,互聯網金融監管規則將在今年&&,並且相關部門將會&&具體一系列專業配套細則。這意味着對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的研究或已有了實質性的突破,進入落地階段。

  兩會互聯網金融監管呼聲高

  “監管”一詞頻頻現在公眾視線,對互聯網金融這一跨界産物該如何監管,各位代表給出了不同的建議。

  部分代表委員建議將互聯網金融納入現行金融體系進行監管。全國政協委員、工商銀行前行長楊凱生強調,“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只要實質是金融活動,那麼就應該按照現有的金融法規,納入監管的範疇。但許多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是明顯的金融交易行為,需要理清與現行金融法規的關係。如果有特殊的豁免權,也需要通過法規的形式把它説清楚,而不是‘放任自由,出了事再説’的態度。”

  此外,全國政協委員、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在本屆兩會提交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政策》的提案,建議互聯網金融要參照商業銀行的准入制度,制定業務准入監管政策。在目前利率化市場化尚未完全實施之際,參照商業銀行既有標準,對互聯網金融企業設定貸款利率最高限,同時要求其設立存貸比及風險撥備制度,以保證與銀行的公平競爭。

  而另一部分委員則堅持適度監管,處理好鼓勵支持與適度監管的關係,不能以監管為名扼制金融創新。

  全國政協委員、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主張,互聯網的監管不在於自願不自願,“你要麼做小,要麼就要跟銀行一樣的管理”,但互聯網金融應該“支持”,不要用銀行的辦法管死。

  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有關部門應在互聯網金融監管上加大研究,在促進發展的同時,規範管理,這才是正確的方向。他認為“所有的創新是在逐步向成熟市場靠攏,不應扼殺。”

  全國人大代表、證監會機構部巡視員歐陽昌琼對此&&讚同,他認為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有基本的監管規則,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錯位,要用創新的監管理念,進行適度監管、協調監管。

  互聯網金融需要制定退出機制

  針對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具體措施,代表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許羅德&&,目前互聯網金融已經涉及很多業務,到了需要進行適度監管的地步,並且特別需要制定退出機制。

  許羅德認為,適度監管有幾個層面:一是明確監管主體。建議形成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協調各個機構共同參與的監管體系;二是建立和完善監管制度。特別需要制定退出機制;三是要有明確的監管措施。包括現場監管和非現場監管;四是要分類監管。對風險暴露比較明顯的大機構要採取適度監管,對於處於發展初期的互聯網金融企業,要劃定底線。

  全國人大代表、中南傳媒董事長龔曙光建議盡快為互聯網金融立法,加快現有金融法律法規的修訂,以適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特徵;同時,要盡快&&《放貸人條例》《電子資金劃撥法》《網絡購物條例》《網絡借貸行為規範指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明確各方權利和義務,賦予相應合法地位,有效控制風險。加強互聯網金融的頂層設計,推動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微評: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重點:主體嚴格 行為寬鬆

  電子銀行業資深從業人員、中國電子銀行網專家笑納百川認為,在目前互聯網金融火爆的輿論氛圍下,互聯網金融簡直就是“天使的代表”,創新、普惠、極致、跨界、體驗、簡約等褒義詞解讀到極致,而一談監管那就是保護壟斷、壓抑創新、觀念落後的代名詞,這半年來看到太多的權威人士因為稱讚互聯網金融而備受互聯網人士的擁躉,一些提出建設性意見的名人因為捅了馬蜂窩而備受批判,所以現在出現一個現象:擁有話語權的人士越來越討巧地説互聯網金融好,在公開場合越來越少聽到對互聯網金融的不同意見。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關於互聯網金融是否要監管的問題,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任何事物要健康發展必須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這個規則可能是政府制定的,也可能是民間自律的,但一定是要有一個符合全行業利益的規則讓行業的從業機構和人員來共同遵守,目前互聯網金融領域還沒有這樣一個規則,所以火爆的背後也隱藏着風險。

  至於誰來監管的問題,國務院已經明確由人民銀行牽頭來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研究和規範,但具體到産品的准入、機構的發牌、關鍵負責人的准入可能會有不同的監管部門來分別落實,畢竟金融也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監管都有成熟的經驗,互聯網跨界到哪相應的監管規則就應該制定到哪。

  關於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重點,個人認為應該是主體嚴格,行為寬鬆,監管部門要讓真正立志於從事普惠金融的企業發揮鯰魚效應,促進金融成為一池活水,如果有一天互聯網創業企業能通過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創新顛覆了現有的互聯網壟斷寡頭而不僅是傳統的金融機構那時才是互聯網金融的大火之日。

  3月6日互聯網金融理財産品收益播報

  中國電子銀行網訊各種互聯網理財工具相繼問世,“各種寶”們以高額收益作為吸引用戶的法寶,擴展了大家的理財渠道,你想知道互聯網理財工具的最新收益率是多少麼?想知道在那個平台才能賺最多的錢麼?中國電子銀行網推出互聯網金融理財産品收益每日播報,匯總多家互聯網金融理財産品,幫助您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

8款“寶”類産品最近7日年化收益率

(更新時間:3月7日 10點57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歐陽昌琼:對互聯網金融監管要有包容心態 2014-03-07
收益“破六”難阻貨基擴容 機構博弈互聯網金融 2014-03-06
收盤:權重砸盤滬指跌0.89% 互聯網金融股走強 2014-03-05
央行高層一天四表態:不會取締互聯網金融産品 2014-03-05
央行高官集體發聲 互聯網金融監管思路浮現 2014-03-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