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發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宏利投資者意向指數調查顯示,中國投資者持有現金的意向居亞洲市場首位,平均持有現金相當於35個月的個人收入。 由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和泰達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的“宏利投資者意向指數”調查結果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國投資者意向指數為17,與第三季度持平。 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裁萬士家&&:“調查顯示第四季度中國投資者對股票、固定收益産品和公募基金的投資意向略有改善(股票投資意向上升4點至1,固定收益産品投資意向上升1點至38,基金投資意向升3點至16),這表明中國投資者對於能長期産生回報的投資工具的熱情進一步上升,但是投資者的現金持有量依然太高。雖然股票、固定收益産品和公募基金受到投資者歡迎,但是投資者並未大量投資此類産品,它們合計佔投資者資産組合的比例也只有30%。建議投資者應該徵求專業人士的意見,更多嘗試現金以外的其他投資産品,以有效實現他們的財務目標。” 去年第四季度,中國投資者對於房地産(包括自住住房和其他房産投資)的投資意向出現下滑,其中自住住房的投資意向下滑1點至18;其他房産投資意向下滑4點至7。在當前普遍認為房價過高的情況下,對政府將推出進一步房地産調控措施的預期是造成房地産投資意願下滑的主要原因。 另外,中國投資者預計退休後的生活花費將達到現時收入的73%(亞洲區平均水平為64%),並期待退休後靠積蓄來維持大約17年的生活所需。但現實情況是,基於投資者個人的估算,他們的積蓄只能滿足退休後14年的生活需要。本季調研結果反映出,中國投資者對於自己退休後擔負理想退休生活的能力缺乏信心。僅有13%的受訪者確信自己能夠負擔起理想的退休生活,而多達64%的受訪者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只是“很有可能”。受訪者預計退休後的收入將有19%來自退休前的積蓄,另外會從退休後從事全職或兼職工作賺取收入補助(11%)。受訪者預計,近1/3的退休收入將來自政府和企業發放的養老金。 值得注意的是,現金在中國投資者的資産配置中的比例高達1/4。儘管大部分現金被計劃用於購房或子女教育等特定安排,但仍有近2/5的現金被計劃用於退休積蓄、財富積累和投資等長期目的。現金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投資者認為現金更加安全且不易波動,周轉也更加方便,另外,銀行存款相對於其他投資也更加省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