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議完善藥品投招標機制
2014-03-05   作者:記者 王菲菲 侯麗軍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字號

  成本只要幾元錢的藥品,零售價卻達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是誰抬高了藥價?有些藥品,價格雖然降下來了,但質量能否保證?老百姓如何才能買到價格合理的放心藥?

  參加全國兩會的部分人大代表指出,我國的藥品大致分為基本藥物和非基本藥物,雖然都是政府招標採購,但後者被層層加碼,價格一路飆升,前者卻面臨利薄無人生産的尷尬境地,建議加大醫改力度,完善定價機制和政府招標採購機制,真正保障老百姓利益。

  高價藥為何橫行?

  買藥貴是醫療領域老百姓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之一。“成本只要幾元錢的藥品,零售價可達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一位長期從事醫藥銷售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藥品價格虛高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由於藥品流通環節過多,層層加碼,層層注水,“往往到患者手中的價格比出廠價會高2.5倍以上。”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衞生廳副廳長謝紅認為,藥品價格虛高,與“以藥養醫”的體制有關。雖然基本藥物實行零差率銷售,但非基本藥物卻仍然存在加價銷售的問題。

  “現在藥品採購都是政府招標,挂網採購,中間環節卻存在一些水分。”謝紅説。據內部人士指出,有部分藥企為了保證藥品進入政府採購目錄,對組織投招標人員進行行賄,為了保證藥品能夠到了患者手中,對醫院、醫生進行行賄。

  在過去的一年中,這樣的案例被頻頻曝光:葛蘭素史克(中國)採取直接行賄或贊助項目等形式,向少數醫藥行業組織、醫院、醫生等大肆行賄;福建漳州藥品回扣案件幾乎涉及全市所有二級以上醫院;賽諾菲被曝通過研究經費、現金報銷、禮品贈送等方式,向70多家醫院的500余名醫生行賄。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武賢説,本來醫藥代表與醫生進行交流,把用藥方法、藥品優缺點介紹給醫生,這是一個非常正常且必須經過的過程。但在我國卻被歪曲,成了賄賂醫生的過程。

  “定價機制存在很大問題,藥品價格由廠家説了算,他們往往定價虛高,預留出各個環節的回扣空間。”謝紅説。據了解,葛蘭素史克涉案高管承認,“營運成本”佔到了藥價的三分之一;而據福建漳州被查處的醫藥代表講述,“藥品價格構成比例中,成本價往往不到20%。”

  低價藥去哪了?

  藥價高加重老百姓負擔,那藥價低就是好事嗎?謝紅説,當前一些基本藥物存在價格“虛低”的問題,事實上損害了患者利益。

  2009年,發改委等9部委發布了《關於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發改委制定基本藥物全國零售指導價格,在保持生産企業合理盈利的基礎上壓縮不合理營銷費用。這一舉措旨在向藥品市場上部分價格虛高的藥品“開刀”。

  “基本藥物制度降低了患者用藥負擔,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基本藥物卻消失了,藥企不供應了。”謝紅説,由於政府統一投招標,很多藥企為了競爭,把價格壓到很低,但是真正中標後,由於利潤太低,無法生産,有的就不供應了,但有的卻降低成本,出現了一些造假行為,損害了患者利益。

  任武賢説,基藥制度確實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但政府採購招標卻是“低價者中標”,一味注重價低,缺少質優的考慮,把真正的好藥擠了出去。

  全國人大代表、臨汾市第四人民醫院院長賈愛芹也説,基本藥物的利潤薄,企業不願意生産,出現了病人急着用藥卻找不到的尷尬境地,如他巴唑、舒喘靈這些廉價藥現在很難買到。“也有廠家將這些藥稍改配方,換個名字,改頭換面又以新藥進入市場,價格可能就翻了好幾倍。”

  完善定價和採購招標機制

  那麼,如何才能讓老百姓買到質量又高價格又合理的藥?謝紅説,應大力推進醫改,建立合理的藥品定價機制和政府採購機制。

  首先,“既要防止價格虛高,又要防止虛低。”謝紅建議,藥品限價不能光設置上限,也應設置下限,“有些藥價格低到一定程度就低於成本了,實際上是老百姓受害。但上下限應如何控制,需要政府做好測算。”賈愛芹建議,對於一些廉價藥,政府可以給生産企業一些扶持和補貼政策,調動企業生産積極性,或者國家定點生産。

  其次,要建立科學、統一、規範的藥品質量評價體系。“同一種藥品,同樣規格、名稱,不同廠家,該怎樣選擇,這是招標最糾結的地方。”謝紅建議,在進行採購時,建立藥品質量評價體系,列出藥品質量標準,嚴格根據標準進行招標。

  第三,在投招標過程中,要嚴防暗箱操作。“為什麼要選這家企業,列出和它的內在質量緊密相連的標準,實行陽光、透明招標,接受企業和老百姓監督。”謝紅説。

  此外,任武賢認為,高價藥品不少都是進口藥。中國是仿製大國,創新藥很少,而國家對外企的原研藥有特殊的保護待遇,國內的仿製藥無法與其競爭。因此,任武賢建議取消外企原研藥的保護待遇,加快新藥審批速度,“藥價將下降30%—50%。”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發改委擬試點藥品價格改革 2014-03-05
食藥總局警示含羥乙基澱粉類藥品風險 國內市場被法國費森尤斯卡比佔據 2014-02-28
食品藥品“黑名單”制度有望上半年&& 2014-02-25
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 2014年第1期浙江省藥品質量公告 2014-01-20
衛計委擬建機制以避免價廉物美藥品短缺 2014-01-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