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醫藥最近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繁,自2月19日股價一直維持上升趨勢。其發布公告顯示,中國醫藥一方面增資加碼醫療器械子公司、託管朗依制藥有意涉足婦科用藥領域,另一方面控股股東通用集團承諾不減持公司股份。 市場人士紛紛猜想,中國醫藥可能將啟動定增方案。但《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專訪中國醫藥董事長張本智時,他並未透露這一情況,只&&公司將繼續加緊推進重大資産重組。 去年5月31日,中國醫藥吸收合併天方藥業及向通用集團等發行股份購買資産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方案獲證監會核準通過。 “重組完成後,新中國醫藥在研發、製造等醫藥工業領域的實力將獲得大幅增強,而醫藥商業的銷售網絡將得到進一步鞏固,進一步拓展全國的布局,並以醫藥工業帶動出口,提升國際貿易水平,為實現打造以國際化為特色、以完整産業鏈經營為發展模式的工商貿一體化、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領先醫藥企業的戰略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張本智指出。 據他介紹,新中國醫藥工業業務將包括化學製劑、原料藥、中成藥等産品的生産和製造,新中國醫藥將擁有近700余種品種及規格的産品。“新中國醫藥工業業務擁有一定優勢,保證了可靠的産品質量,建立了與客戶的長期合作關係,培育了一批受到客戶廣泛認可的藥品品牌,如天山、新朗歐、凱韋可、麗科偉、麗科欣、麗科平、尤佳、天方力泰等。” 面對國內醫藥市場激烈的競爭,張本智認為,中國醫藥的競爭優勢在健康産業鏈的國際貿易領域。 據他介紹,新中國醫藥的進口業務涉及的産品以醫療器械、製劑和原料藥為主,進口地主要覆蓋香港、日本、美國、德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及中亞等國家或地區。新中國醫藥出口市場將覆蓋美國、荷蘭、法國、意大利、日本、越南、古巴、印度、委內瑞拉等多個國家及地區,主要出口産品包括天然藥物、原料藥及製劑、醫療器械、醫用敷料等。新中國醫藥將依靠大幅增強的醫藥工業業務,增加與國際貿易業務的協同效應,挖掘醫藥工業産品的出口潛力,提升國際貿易業務的整體水平。 “中國醫療器械、藥品高端研發與大跨國公司比是很難追上的。但中國目前的消費層次在提高,中國醫藥通過醫藥網絡資源能將國外一些好的品種嫁接過來。而中國中低端醫療設備和藥品,正好適合非洲、拉丁美洲的市場需要,中國醫藥也能將這部分産品送到國際市場。”他指出。 中國醫藥重組成功後,是否也如同國藥、華潤一樣展開大規模的收購? 張本智認為,未來幾年,中國醫藥將內部發展、外部並購兩條腿走路。至於海外並購,在中國醫藥具備一定條件的時候才做,海外並購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嫁接國際平台和資源。 “目前我們對醫藥商業的並購主要考慮是有限擴張、慎重操作、注重質量,不做盲目並購,並購的目的是要有助於我們完善網絡布局,有利於提升企業經營水平和能力。”他指出,中國醫藥並購不是為了圈錢,所有並購都是以産業出發、以工業需求為出發點來進行布局。未來,中國醫藥並購主要聚焦於特色原料藥、特色專科製劑領域,關鍵需要考察企業的品種是否具備價值、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是否適合企業未來的發展需要。 對於未上市的部分醫藥資産,張本智指出,由於涉及土地、改制等原因,且無法在短時間予以妥善解決。通用技術集團承諾在本次重組完成後的4年內擇機將相關資産注入上市公司或轉讓與非關聯第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