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務院批准設立國家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16年來,楊凌依靠科技示範和産業化帶動,成功地為全國農民走出了一條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現代農業看楊凌”已逐漸成為越來越多農民的共識。
全國最大的農業試驗示範站
現代農業示範推廣是國家賦予楊凌的使命,這意味着楊凌要不斷創新科技推廣服務路徑,持續擴大示範推廣覆蓋面,提高農業生産效益,為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
多年來,楊凌示範區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為依託,在區域産業中心地帶建立了永久性的農業試驗示範站和相應的示範基地,使其成為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的顯示器、産學研結合的實驗場、服務區域産業的推廣中心。初步形成了以農業試驗示範站為主體,以農業科技培訓和信息諮詢服務網絡為支撐的“一體兩翼”科技推廣模式,打通了科研、推廣和應用之間的通道,促進大學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
楊凌農業科技示範走的是“以人為本”的道路,特別注重“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做法,特別是近年來楊凌大力推動的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已越來越受到全國的關注。
2013年5月10日,楊凌示範區職業農民培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了年度第一次農民技術職稱評審會。參加本次農民技術職稱評審的學員分別參加了示範區組織的系列系統農業科技培訓,並經過筆試、面試兩輪考核,符合評審條件的共486人。這些職業農民除了陜西本人外,還有來自甘肅、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天津等地的農民。
根據《楊凌示範區農民技術職稱評定與管理辦法》的規定,評審委員會按照重能力、重業績、重效益、重貢獻的原則,結合筆試、面試成績、工作實績、技術水平、專業工作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嚴格的評審,共評出楊凌示範區農民技術職稱406名。其中,高級農技師職稱43名,中級農技師職稱39名,初級農技員職稱324名。
據楊凌統計,截至目前全國累計已有5900余名農民獲得了楊凌示範區農民技術職稱證書,涉及全國12個省35個地市104個縣區。獲證的農民技師作為“科技二傳手”、“農民土專家”,在傳播先進農業技術、帶動農民致富、發展現代農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走出去”服務全國農民
楊凌示範區還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到外省市從事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僅在西北地區,示範區每年都有500多名農民技術員分赴西北五省區開展農業技術服務。
2013年6月7日下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甘肅省白銀市人民政府、靖遠縣人民政府在國際交流中心簽訂了協議,合作共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白銀靖遠蔬菜試驗示範基地”。根據協議,校方選派出專家團隊到甘肅靖遠與當地農技人員開展蔬菜試驗示範和技術推廣工作,與白銀市和靖遠縣相關部門共同組織申報和承擔國家、省級重大科技項目,將科研項目、科技成果、專利技術優先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白銀靖遠蔬菜試驗示範基地”推廣應用;並與市縣業務部門一起開展技術培訓,培養基層技術骨幹和農民。校、市、縣科技人員將圍繞當地蔬菜産業發展需求,以提升蔬菜産業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為出發點,進行良種選育和生産的試驗示範與推廣應用,為蔬菜産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推動靖遠蔬菜産業快速健康發展,進而引領白銀市蔬菜産業全面發展。
據了解,目前楊凌已新建了天水生豬養殖等一批外省産業化示範基地。並建成了以楊凌為核心,輻射山東、江蘇、新疆、西藏、寧夏等15省區的遠程農業科技服務平台,實現了“專家不出門、技術送田間”新型“走出去”戰略。
為更好地服務於全國農民,2013年楊凌示範區還新建了國家(楊凌)旱區植物品種權交易中心、國家(楊凌)農業技術轉移中心,這兩個中心與已正常運轉的職業農民培訓中心、農産品檢驗檢測中心、農産品認證中心成為了構築農技推廣新平台的重要抓手。據楊凌示範區管委會統計,到2013年上半年,楊凌示範推廣的農業總面積已達到3348萬畝,推廣效益66.7億元。通過楊凌示範區的各類活動,16年來已有上億農民不同程度地從中受益。
三大措施提升示範推廣能力
為了繼續提升楊凌的示範推廣能力,一些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們提出,應採取更有力的措施進一步加快構建示範推廣體系,這些措施至少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要加快示範推廣基地建設。繼續堅持“現代農業看楊凌”的目標,加快構建“核心示範、周邊帶動、廣泛輻射”的農業科技推廣格局。加強楊凌與省內各市以及西北各省政府、農科教單位的&&,每年新建一批示範推廣基地。積極組織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開展專項技術推廣,紮實推進科技特派員農村創業行動。進一步完善遠程農業科技信息服務平台,建立起連接全國農科教單位、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息網絡。
二是要探索多元化示範推廣體系。探索建立多元化推廣體系,不斷擴大推廣輻射半徑,將各類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新機制持續輸送到周邊廣大地區。要切實辦好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完善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建立一支“推廣教授”隊伍。拓展社會化推廣體系,支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延伸服務領域,開展專項農業技術推廣。要推進産業鏈推廣和科技特派員創業,每年發展一批法人科技特派員和産業鏈推廣企業,選派一批科技人員到區外示範園區擔任首席專家。加強與周邊縣區的合作,大力支持龍頭企業在周邊各市縣建立一批創業實訓基地、産業園和生産基地,促進當地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
三是要加強職業農民培訓。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農戶兼農化、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日益明顯,誰來種地、地怎麼種的問題已成為新形勢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需要建立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來改善和緩解這一現實問題。楊凌開展職業農民培訓已有8年多的實踐,形成了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可以在深入總結的基礎上,策劃向全國推廣,逐步形成職業農民“楊凌品牌”。這得大力整合各方培訓資源,重點培養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責任人、專業服務人員、生産一線技術骨幹和産業能人。同時,加快建設農民培訓中心,以提高科技素質、職業技能、經營能力為核心,大規模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