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日,A股再度大幅殺跌,上證綜指下挫逾2%,創5個多月來最大跌幅,深證成指則創8個月以來的調整新低,創業板指在創出歷史新高後“變臉”跳水,跌幅一度超5%。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42.47點,跌幅為2.05%,收報2034.22點;深證成指跌238.58點,跌幅為3.16%,收報7303.95點。中小板指收跌4.16%,創業板指收跌4.37%,盤中最高觸及1571.40點。板塊方面,互聯網概念全面退潮,冷鏈物流、智能家居、網絡安全、智能穿戴、互聯網等題材股殺跌慘重。券商股午後大幅下行,國金證券遭遇跌停。 對於創業板來説,25日上演了一場慘劇。創業板第一高價股、同時也是眾多基金的重倉之一——網宿科技率先跌停引發了“踩踏”事件,包括百元新股東方網力在內的高價股全線恐慌殺跌,由此又引發了更多價格較高的網絡電子消費題材跟風殺跌,並進而引發創業板指數大幅跳水。截至收盤,379隻創業板股票中,322隻下跌,跌幅在7%以上的就有179隻。 分析人士認為,央行回籠加碼,周二進行1000億14天期正回購操作,這是自2月18日以來,央行連續第三次開展正回購,共計回籠資金2080億元。央行本輪正回購,向市場傳遞了資金面收緊的信號,是A股市場大跌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關於房地産“泡沫破滅”的言論甚囂塵上,也是導致市場出現連續下跌的原因之一。 此番市場大跌,也使創業板是否見頂的爭論再度出現。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分別累計下跌了3.86%和10.07%,創業板則延續了2013年的強勢格局,今年以來已經累計上漲了12.90%。379隻創業板股票中,有276隻今年以來錄得上漲,漲幅在50%以上的就有22隻。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39家創業板企業公布了2013年年報,上述39家企業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01億元,同比增長27%,實現凈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21%。39家企業中,有7家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凈利潤同比增速在50%以上的僅有3家。 統計數據還顯示,按照公告日期計算,2014年以來,共計有146家創業板企業發生了關鍵持股人(大股東、董監高和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的股權變動,整體呈減持方向的就達到了137家,上述39家企業的凈減持金額則達到了72.5億元。一些前期的熱門股票如樂視網、掌趣科技等均成為了減持熱點。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認為,部分創業板個股嚴重高估,泡沫刺破引發連鎖反應,導致了市場暴跌。從估值、成交量、跌停潮以及市場的極端狂熱氣氛上,都表明創業板已經處於頂部區域。“70倍市盈率無論是A股市場縱向來看還是世界各個市場橫向比較,均已經處於極致水平,已經處於一個非常危險境界,低風險承受者應當遠離。”他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