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在“中荷乳業合作社模式專家諮詢會”上獲悉,截至去年年底,我國農業合作社已經發展到了98萬家,涉及農戶7400萬戶,佔中國總農戶約四分之一左右。多位專家認為,“家庭農場+合作社”模式已經成為世界現代農業經濟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農業也已具備了學習世界先進模式的基礎條件。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中國的農業合作社發展遇到了一個歷史性的機遇。截至去年底,中國農業合作社已發展到了98萬家,農戶達7400萬戶,佔中國總農戶約1/4左右,而且發展和推進的速度非常快。另據初步統計,到去年年底,經營在5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為287萬家,平均規模200畝的家庭農場達到87萬家,還有30萬家各種各樣的産業化的經營組織,其中包括12萬家産業化龍頭企業。
對於合作社發展,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乳業總監尚昊哲説,中國的農業改革正在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鼓勵農村發展合作經濟。而荷蘭乳業獲得國際競爭力的經驗,正是做強適度規模家庭農場,做大農工商一體化的農民合作社。
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尹成傑&&,過去中國的合作社主要還是停留在農業種植的生産環節。現在已經不僅涉及到種養,而且涉及到加工和服務,涵蓋了糧棉油、肉奶蛋的生産,更可喜的是逐步擴展到了農機、植保、民間工藝、旅游休閒農業等多個領域。隨着合作社發展和帶動的能力不斷增強,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農民的增收,在提高農産品質量上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尹成傑&&,但是,我國農民合作社的發展規模小,還是重數量輕規模,重數量輕質量的問題仍然突出。另外,農民合作社的規範化程度還比較低,有的是一種簡單的生産的聯合,內部的經營管理機制甚至還沒有建立起來。還有,目前農民合作社仍缺乏現代生産要素的應用和服務。
尚昊哲&&,“家庭農場+合作社”模式已經成為世界現代農業經濟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6家最大的乳品公司中,一半屬於合作社性質。荷蘭的花卉、土豆、西紅柿、養豬等名列世界出口額前茅的農業領域,也主要採用類似模式。因為發展迅速,中國農業正在具備學習世界先進模式的基礎條件。
對於如何促使合作社規範化發展,張紅宇&&,政府也採取了一系列相關的政策。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三個允許”,允許財政項目直接投向農業合作社,允許財政形成的項目讓合作社進行監管和管護,允許農民在合作社內部開展信用合作。也就是説,國家已經從財政角度給予了農民合作社巨大的發展空間。
尹成傑&&,今年中央1號文件突破了過去只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提法,提出要鼓勵發展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社。從農民專業合作社到農民合作社,這是一個規模和領域的跨域。尤其是以土地入股的合作社發展起來之後,農民可以以股份分享集體經濟發展的好處,農民就成了集體經濟的股民,會有實實在在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