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發布的2月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8.3,為7個月以來新低。分析人士認為,結合近期發布的PPI和PMI等數據判斷,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速面臨下行風險。
專家&&,未來幾年我國經濟增速將進入“7%-8%”的新常態區間,預計2014年GDP增速在7%-7.5%左右。經濟增長適度放緩,對我國來説不會構成大的風險或挑戰。有效控制地方債務規模、優化經濟增長結構、釋放實體經濟需求和潛力,是保障未來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所在。
單月數據不能説明整體趨勢
2月滙豐中國製造業PMI分項數據方面,産出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回落至7個月低位;新出口訂單較前月有所反彈;就業指數創5年來低點;投入價格指數連續2個月收縮,産出價格指數連續3個月收縮,且二者均創出去年6月以來的最大降幅。
一些專家指出,由於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2月PMI初值這一單月數據未能反映出整體趨勢,因此對經濟形勢不必過於悲觀。
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認為,2月滙豐中國製造業PMI初值進一步下滑,新訂單和生産落入收縮區間,反映了去庫存活動的影響。隨着去通脹壓力增加,製造業增長動能可能正在放緩。相信決策層會適時預調微調穩定增長。
不少專家擔心,需求不足可能導致經濟增速繼續下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20日&&,從出口看,全球經濟增速雖略有回升,但對我國出口增長拉動作用或有限。從去年情況看,一個突出特點是我國出口增長不再具有穩定性。“出口增長沒有規律可循,在這方面需高度重視的一個因素是人民幣匯率變化。另外,我國傳統出口競爭優勢開始削弱:一是勞動密集型産品國際市場份額呈下降趨勢;二是工業製成品佔全球份額及佔美歐進口份額都是下降的。”因此,即使今年外部環境有所改善,但我國出口增速很難明顯高於去年,能達到8%左右就很不容易。
余斌説,更大問題還在於投資方面,預計投資增速可能下降到18%左右。“從過去5年投資結構看,製造業已連續兩年投資增速大幅下降,産能過剩、過度競爭、惡性競爭等問題導致製造業增長明顯滑坡。”今年房地産市場分化格局料日益明顯,三四線城市已是“雙松”狀況,預計今年房地産投資增長將明顯下降。以往佔比很高的基礎設施投資,在目前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已很大的情況下,料難繼續維持較高水平。今年消費方面預計不會有驚喜,預計消費增速略高於7%,基本與去年持平。
增長適度放緩不會構成大的挑戰
一些專家對2014年我國經濟走勢持謹慎態度。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2月滙豐中國製造業PMI初值低於預期,GDP增幅或在一季度放緩至7.5%,基數效應將導致二季度進一步降至7.1%。二季度可能會放鬆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
“對今年經濟增長不應持過高預期。”余斌認為,在目前情況下,經濟增長適度放緩,處在7%甚至略低於7%左右的水平,對我國來説不會構成大的風險或挑戰。
廈門大學20日發布的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QMM)2014年春季預測報告預計,2014年經濟增速將繼續下行,GDP增速比2013年略微下降0.08個百分點至7.62%。一季度經濟增速將降至7.46%。
專家認為,除國內外製造業需求不振、投資增速放緩等因素,不斷膨脹的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是制約經濟增長的最大因素之一。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20日説,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如果在局部爆發,會通過衝擊金融體系從而影響整個經濟。首先是對銀行造成衝擊,目前大量地方政府性債務是通過“借新還舊”佔用大量銀行貸款資源。一旦某些地方政府出現違約,將直接影響銀行貸款質量。其次將影響信託。“雖然最新的信託兌付危機由政府出錢埋單了,但是如果未來其他的政府信託項目出現違約而無人救助,對市場預期衝擊將非常大。”
一些專家建議,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方式,提高地方政府債券融資佔比,以改善資金市場供求關係和抑制融資成本上升,這樣有助於穩定經濟增長、促進私人投資、擴大居民消費,也有助於擴大進口、縮小貿易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