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希望仍在
[
不難看出,“大米換高鐵”計劃是英拉政府擺脫危機的一個政治策略。而這一策略因為“大米補貼”政策本身的缺陷而飽受攻擊,從一開始就陷入重重困境
]
備受關注的中泰“大米換高鐵”計劃擱淺。
泰國交通部運輸與交通政策規劃司司長朱拉 蘇馬諾近日對泰國媒體&&,泰國政府目前有巨大的大米庫存,而且大米補貼政策存在嚴重問題,想要出售並非易事,因此“大米換高鐵”計劃已經不可行。
這是泰國交通部官員有關泰國高鐵計劃的最新表述,事實上由於泰國看守政府陷入嚴重政治危機,包括高鐵計劃在內的2.2萬億泰銖(每5.3泰銖約合1元人民幣)基礎設施建設都已陷入停頓。此外,泰國憲法法院於2月12日開始對2.2萬億泰銖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計劃進行審理,如果認為違反憲法,該計劃將被終止。
中泰計劃相左
朱拉&&,泰國政府應當放棄“大米換高鐵”計劃,尋求貸款來為高鐵規劃籌款,“貸款能夠保證為泰國尋找到更為合適的高鐵技術”。
泰國交通部長差猜此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高鐵項目的國際招標程序預計將於2014年下半年啟動,除中國以外,日本、韓國、法國等國相關企業也向泰方表達了競標意向。”本報記者問起“大米換高鐵”的進展,差猜&&,目前雙方只是簽署了“就換購問題進行進一步磋商”的備忘錄,“進展並沒有外界所説的那麼快,關於是否換購、如何換購、大米價格等問題,目前都還沒有涉及”。因此,泰國政府同中國政府只是就“大米換高鐵”達成初步諒解,然而由於泰國解散國會下議院,看守政府權限有限,無法執行任何可能對下一屆政府産生影響的項目,導致“大米換高鐵”計劃擱淺。
根據《中泰關係發展遠景規劃》文件中對“高鐵換大米”的具體表述,確實如差猜所説,中方有意參與廊開至帕棲高速鐵路系統項目建設,以泰國農産品抵償部分項目費用。
但是根據朱拉的表述,泰國政府目前已經確定優先推動曼谷—清邁高鐵計劃,該計劃將分兩階段實施,即首先修築曼谷至彭世洛府高鐵,然後再修建彭世洛至清邁高鐵。朱拉説,其中約耗資2400億泰銖的曼谷—彭世洛高鐵計劃的公眾徵集意見已經完成,目前已經進入環境評估階段。“目前正對彭世洛—清邁高鐵計劃召開公眾徵集意見會(聽證會)”。相比之下,即使“大米換高鐵”計劃能夠成立,中國優先推動的則是東北線即帕棲至廊開高鐵,便於同中國—老撾高速鐵路連通,這與泰國方面的計劃相左。
泰國自從2011年開始推行大米補貼政策以來,大米出口銳減,丟掉了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的頭銜。目前泰國大米庫存量高達1800萬噸,相當於泰國兩三年的出口量。由於管理不當,“大米補貼”政策中出現不少腐敗現象,一些稻米商從國外進口低價稻米,騙取政府鉅額補貼。因此,英拉政府寄希望於中國的龐大市場來減少政府的稻米庫存,同時借助對中國的大米出口,來換取中國的貸款,以推動“高鐵計劃”。
不難看出,“大米換高鐵”計劃是英拉政府擺脫危機的一個政治策略。而這一策略因為“大米補貼”政策本身的缺陷而飽受攻擊,從一開始就陷入重重困境。在當前泰國兩派政治力量激烈鬥爭、反對派希望借“大米補貼”政策的失誤將英拉政府拉下&的情況下,“大米換高鐵”計劃能夠實行的機會渺茫。從2014年2月開始,被政府拖欠1400億泰銖大米款項的泰國農民開始進入曼谷,對政府形成巨大壓力。
希望猶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胡逸山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泰國政局目前陷入僵局,因此包括高鐵建設在內的規劃不大可能得以繼續推動。但從長遠角度看,即使泰國他信陣營和反他信陣營兩派激烈鬥爭,也並不會對泰國的外交政策帶來實質性的衝擊,因為泰國外交人員是由專業人士擔任,此前近10年激烈的政治鬥爭,並沒有對泰國傾向於中立均衡的外交政策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在泰國政治鬥爭塵埃落定或者政局趨於平穩後,中國仍然有希望繼續推動其高鐵計劃。
泰國智庫泰華農民研究中心副主任披蒙婉對本報記者&&,目前2.2萬億泰銖的基礎設施貸款計劃,被反對派提請憲法法院裁決英拉政府是否違憲。如果裁決違憲,貸款計劃將被中止。即使不違憲,議會審議程序需在新議會成立後重新開始,這增加了項目審議周期,所以高鐵項目受到遲滯是必然的。
“但是,中國也不必對高鐵項目失去信心,因為即使無法採用貸款方式推動高鐵項目,新的政府還可以採取其他投資方式進行高鐵建設,比如將這些基礎設施項目列入正常的年度預算。對於高鐵項目,中國可以耐心等待、密切跟蹤,而中泰之間緊密的經貿關係,以及通過農産品部分支付高鐵項目,是中國取得該項目的優勢。”披蒙婉説。
【熱點新聞】
農地流轉信託項目多地開花 中信信託擬進軍農業大省 香港樓市步入調整期 內地客虧錢賣樓 悲觀氣氛籠罩 鐵路貨運價格每噸公里上調1.5分 中鐵總或因此進賬400億元 多地年內將提高醫保籌資標準 專家稱謹防基金超支風險 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孫芳安稱澳中自貿協定有望年內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