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業,如今一邊承受着“剛性兌付”壓力,另一邊卻將房地産信託規模推向新高。 去年,土地流轉讓信託公司一騎絕塵,盡展金融優勢。
2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房地産信託融資餘額達1.034萬億元,首破萬億大關。此外,去年全年新增房地産信託6848億元,同比增長116%。
用益信託工作室首席分析師李旸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房地産業這麼大一個盤子且行業利潤相對較高,信託公司自然會願意進來,同時開發商也缺錢,房地産信託10%的佔比也在可控範圍內,出現大面積的兌付風險不太現實,即便出現,首當其衝的也應是銀行。
另外,針對信託業未來如何轉型,中國信託業協會專家理事周小明公開&&,信託公司原來的私募融資業務模式亟待改變,必須向資産管理、財富管理模式業務創新轉型。
去年信託業實現利潤569億
中國信託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信託資産總規模達到10.91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2013年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也達到568.61億元。
資金信託方面,按照投資方向劃分,其中房地産信託融資餘額1.034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佔資金信託總規模的10.03%,位列工商企業、基礎産業等之後,排名第5位。
“房地産信託10%的佔比,還沒有達到歷史高位,歷史高位應該是在2011年。”李旸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房地産業這麼大一個盤子且行業利潤相對較高,信託公司自然會願意進來,同時開發商也缺錢,如果房地産業持續向好,房地産信託融資可能還會上升。
記者發現,早在2011年三季度末時,房地産信託融資餘額為6797億元,其佔比卻達到了17.24%,當時在資金投向上位居第4位。
實際上,房地産信託的加速崛起正是因為遇上監管層進行樓市調控的機遇。新時代證券一份研報認為,從2010年第一輪房地産調控銀行開發貸收緊,首付比例提高,再到限購、限貸等深度調控政策助力房地産信託異軍突起。
不過,當年監管層要求房地産信託發行由“事後報備”改為“事前報備”,審批嚴格執行“四三二”(四證齊全、自有資本金30%、二級資質)政策,隨後房地産信託一度萎縮。
中國信託業協會的數據還顯示,2013年全年新增房地産信託6848.23億元,與2012年的3163.24億元相比,同比上漲116%。其中,集合信託3040.96億元,同比增長103.2%,單一信託3807.27億元,同比增長128.43%。
對於房地産信託去年吸金破萬億,杭州工商信託投資銀行部竇金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首先,當前房地産開發商有這個資金需求,去年市場基本面要好於2012年;其次,信託公司作為專注於投融資業務的金融中介,加上房地産利潤率較高,自然有擴大份額的需要。
“去年下半年的上市房企再融資,耗費的時間很長,從銀行那裏也不容易拿到錢,加上‘四三二’原則,很多房企迫不得已轉向信託融資。”竇金輝補充説,與銀行提供融資一般處於項目開發的中間階段相比,信託融資可以提前至拿地階段。
房地産信託頻頻拉響警報
在房地産信託資産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其兌付風險也牽動着整個信託業的神經。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中信信託“舒斯貝爾特定資産收益權投資集合信託計劃”、安信信託“泰宇花苑項目開發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五礦信託的“榮騰商業地産投資基金信託計劃”、新華信託“山東火炬置業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曾陷入了兌付壓力。
一時間,信託業風聲鶴唳。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上述房地産信託項目涉及償還資金近30億元,雖然這一數目佔整個房地産信託的融資比例很小,但讓不少信託公司陷入債務糾紛。
不過,去年前述信託公司仍無一例打破“剛性兌付”,基本上得到妥善處置,要麼尋找第三方接盤,要麼處置標的資産及抵押資産等。
李旸&&,目前房地産信託出現大面積違約的情況也不太現實,即便出現了,首當其衝的應該是銀行。多數信託公司在把握項目的原則與尺度還是比較嚴格的,他們也清楚遭遇風險的後果,一般更願意對接好項目、大公司。
當前,“基金化”成為房地産信託轉型的一個方向。比如,華潤信託去年底成立的“鼎新100號俊發昆明九夏雲水股權投資基金集合信託計劃”,募資12億元,期限3年,但在設計投資方案時進行了結構化安排,其中優先級與次級信託規模各為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信託公司在設立信託計劃時還引入了專業的基金公司,信託資金以普通合夥人身份與基金公司成立合夥企業。
不過,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基金化房地産信託接近138億元,在10萬億信託資産中僅佔0.13%,相比2012年同期有所下滑。在竇金輝看來,房地産信託基金化對信託公司管理人的要求較高,投資期限拉長,未來仍是一個發展趨勢。
隨着大資管時代的到來,基金、資管及債券等成為房企的新選擇,原來倚重地産的信託公司也面臨轉型壓力。比如,金科股份在定增不明的情況下擬發行38億元10年期的低成本債券;恒大地産與民生、平安銀行合作發行低成本的永續債。
而對於未來信託業如何轉型,周小明&&,信託公司原來的私募融資業務模式亟待改變,必須向資産管理、財富管理等模式進行業務創新轉型。
“未來,信託公司將由注重項目融資向注重投資者轉型,需要為不同投資者開發合適的投資方案。”竇金輝&&。
李旸也指出,未來信託公司可關注家族信託、公益信託、土地流轉信託等一些潛在市場體量比較大的業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