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商城於2月13日開啟白條公測業務,正式涉足虛擬信用卡業務。面向個人用戶的信用支付産品“京東白條”業務,最高可獲得15000元信用額度,首批公測將開放50萬個名額,服務費用僅為銀行類似業務的一半。 京東方面稱,這是互聯網金融第一款面向個人用戶的信用支付産品。“京東白條”可以幫助大眾消費者、網購用戶在京東消費時,享受“先消費、後付款”的信用賒購服務。京東透露,將在線實時評估客戶信用,客戶可選擇最長30天延期付款、或者3至12個月分期付款等兩種不同消費付款方式。 京東同時稱,相較於傳統銀行,“京東白條”可在一分鐘內在線實時完成申請和授信過程,而服務費用僅為銀行類似業務的一半。 從已披露的消息來看,京東“白條”與銀行信用卡相似,可稱之為虛擬信用卡。去年3月份,阿里巴巴信用支付項目曝光,但至今仍在內測,尚無推出日期。新浪在去年底推出了“信用寶”,在國內首度試水網絡信用支付,但只限於游戲虛擬産品交易。京東的跟進,則將虛擬信用卡支付擴展到實物交易。 據了解,白條貸款來源於京東自有資金。這與之前阿里透露的信用支付貸款來源於銀行不同,意味着“京東白條”將與銀行信用卡業務産生直接競爭。 分析人士指出,京東推出“白條”服務後,如果貸款利息較低且價格優勢繼續保持的話,有望增加京東的銷售額。對於正在上市的京東而言,這個概唸有助於幫助其提高估值。如果後續京東提交IPO補充材料時,這部分的內容或許會被包含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