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不回家 帶着妻兒去旅游
2014-02-07   作者:記者 趙東東/石家莊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春節臨近,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不是在返鄉過年的路上,就是在購置年貨、禮品為回家做準備。對於已在石家莊定居多年的李良而言,就在大年三十當天,以往一成不變的回老家過年的慣例被打破了,他帶着媳婦和兒子一家三口到杭州旅游過年。
  從10年前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石家莊工作,到如今在這座城市成家立業、有房有車,在一家房地産公司工作的李良親眼看到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有越來越多的鄉下人在石家莊這個城市買樓置業、安家落戶,而李良本人的成長經歷也成為眾多70後農村娃成功融入大城市的縮影。
  由於成長在農村,傳統的鄉土觀念在李良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如果過年不回家給父母拜年、與家人團聚,在村裏人看來多少會有些不孝,不僅子女本人會被笑話,父母臉上也會無光。
  在割捨不下親情和傳統文化影響下,返鄉過年成為李良每年春節既定內容。從當初隻身一人到帶着對象再到一家三口回家,從當初乘坐公交車、短途大巴和父母用來載貨的三輪車再到自己開車回家,李良十年來返鄉情形正在逐漸發生變化,手中的禮品也從當初的水果、點心變成如今的各種高檔營養品。可以説,隨着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李良每次過年回家變得越來越方便、快捷,所帶禮品也越來越高檔,關注焦點也從父母是否吃飽穿暖轉移到二老的身體是否健康、心情是否愉快。
  雖然每年都堅持回家過年,但李良逐漸察覺到身邊同事的過年方式各有不同,尤其是那些父母也住在石家莊市裏的同事,每當別人為回家忙碌時,他們卻在討論春節期間哪些地方是最好的旅游地點。
  馬年春節前的半個月,當一位同事分享他去年和家人到三亞過年時的喜悅心情時,李良心中突然萌生了同樣的想法,現在手裏不缺錢再加上春節期間有充足的閒暇時間,為什麼不帶父母一塊到外地旅游過年呢,這樣既可以和父母團聚,又可以讓操勞一輩子的二老開開眼界,感受一下外面世界的美好。
  就當李良把這一想法告訴媳婦和兒子時,馬上得到他們的響應,今年過年不回家,全家老小一塊到杭州旅游。就當李良高興地通知父母要旅游過年時,父親在電話裏的回復讓他有些失望:“過年我和你媽哪都不去,在家裏待着就行,這是咱們這邊的老規矩。”
  儘管李良費盡心思勸父母和自己一塊外出旅游過年,但二老就是捏着自己“過年必須得在自家過”的死理兒,在經過多次討論之後,李良和父母達成了協議:二老馬年春節仍在農村老家過年,但年後得搬到城裏和李良一起住;這次李良一家三口可以到杭州過年,但以後出去旅游前,李良一家人必須和父母在除夕夜一塊吃完年夜飯。
  其實,就在李良改變以往返鄉過年慣例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在城市打工的年輕人選擇將父母接到城裏過年,對於他們而言,在哪過年不重要,重要的是和父母在一起,感受家人帶來的溫暖。
  除夕之夜,當春晚節目主持人在新年鐘聲敲響之後給全國電視觀眾拜年之時,寧可兒子不在身邊也要堅持待在農村老屋過年的老兩口接到了李良從杭州打來的電話。電話中,李良告訴父母,他將和二老一樣守歲到天明,以後無論在哪過年,一家人都要在一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旅游的“私人定制”時代 2014-01-21
[第一現場]最害怕的就是過年 2013-02-01
的哥是否回家過年 該由誰決定? 2013-01-22
快遞員也該回家過年 2012-02-06
過年是個“關” 2012-01-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