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回應戴相龍退休:未接到中組部正式文件
2014-01-29   作者:  來源:中國廣播網
分享到:
【字號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今天有媒體報道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戴相龍已經在1月27日在內部會議上宣布退休。社保基金理事會相關人士對天下公司&&,目前中組部還沒有對此正式下文。

  相關人士:情況是這樣,但是中組部沒有這樣説,有正式消息我們就會在網上披露。

  據多方了解,戴相龍目前仍為社保基金理事。而且社保基金理事會網站還沒有對外公布戴相龍退休的消息。

  1944年11月生的戴相龍,今年已年滿70歲。他此前在接受採訪時曾&&,建議每5年延遲退休1年,同時運用綜合措施,平衡統籌賬戶收支缺口,包括將央企上繳收益的30%和國有股超過51%部分劃入社保基金等。而這一言論讓這位七旬老人再次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戴相龍:就是説我們講5年,壽命延長一年,能不能5年把退休年齡也延長一年,那我相信這個要討論了,國家會從勞動者的利益出發,在適當時期延長退休年齡,而且在國外已經做了。

  戴相龍在去年博鰲論壇上強調,延長退休年齡不僅是為了養老金的收支平衡,而且是為了讓有條件的勞動者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他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如通過劃撥國有資産擴大全國社會保障儲備基金,並實現保值增值,力爭到2020年底超過3萬億元。可以看出在執掌社保基金的最後階段,戴相龍依然感受着來自市場的壓力。戴相龍曾坦言在社保基金掌門人的位子上,壓力巨大。

  戴相龍:因為市場有波動,股票有漲落,所以我的投資資産就可能升值,有一部分資産可能縮水,那就是非常緊張的,所以壓力是很大。

  讓我們把時針倒回到2002年,時任央行行長的戴相龍,儘管即將卸任,但仍然背負着入世後巨大金融風險。當時在談判的背後,只有在極小的決策圈子內才知曉中國的金融風險究竟有多大。

  以爆發亞洲金融危機導火索的泰國為例,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泰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産比率為7.9%,受到嚴重衝擊的馬來西亞為6.4%,印度尼西亞為17%,而中國銀行業整體的不良貸款率之高世界罕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按照四級分類為30%,按照五級分類則高達40%以上。在與美國完成雙邊談判的1999年的那個時間點上,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上升到38%,即使到了2001年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時候,實際上四大銀行總體上仍然處於資不抵債。有外國專家稱,中國距離系統性金融危機“只差一根導火索”,因為整個中國金融系統實際上已經處於“技術上的破産狀態”。

  而如今中國的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已經下降到1%以下,中國的金融資産總值排位世界第三位,外匯儲備佔到世界的1/3。

  卸任央行行長後,戴相龍履新天津市長。當時媒體的稱之為“金融市長”。隨後天津渤海銀行的設立更成為戴相龍主政天津的金融標誌。不過戴相龍感慨良多。他説,相比央行行長,做市長錢少壓力大。

  伯南克月底卸任美聯儲主席

  戴相龍退休前一直被來自金融市場的波動所困擾着,作為一直價值投資的機構基金,在戴相龍眼裏美聯儲的一舉一動無疑決定着整個世界經濟的走向。而這位讓戴相龍寢食難安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要在這個月底卸任。

  伯南克比戴相龍小9歲,這位自稱為美聯儲度過無數個不眠夜的主席,經歷美國經濟跌宕起伏的八年。跟戴相龍一樣,在卸任前,伯南克依然影響着國際經濟。再過幾個小時,伯南克將主持任內最後一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議息會議,這次會議給市場的最大懸念就是,伯南克是否將再度削減QE(量化寬鬆)規模,在去年12月宣布的月度資産購買規模在今年1月起從850億美元減少到750億美元的基礎上,再度縮減100億美元,也就是QE規模在2月起可能降至650億美元。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議息會議後將不舉行發布會,也就是伯南克在卸任前,將不再會公開露面。而在此前伯南克最後一次露面的發布會上,他還在為自己任期內啟動的量化寬鬆政策辯護。

  伯南克:短期利率到2008年12月都是零,任何分析都會顯示,沒有足夠的經濟貨幣支持,去充分實現強勁復蘇,我們需要額外的刺激,我認為只有潛在的金融不穩定性,才是量化寬鬆的可能風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戴相龍建議每5年退休年齡延長1歲 更好服務社會 2013-04-16
戴相龍:加大國資劃撥社保力度 對明年A股有信心 2012-12-18
戴相龍:通過劃撥國有資産等做實社保個人賬戶 2012-12-17
戴相龍談養老金缺口:不回避問題 有辦法平衡 2012-12-17
戴相龍:資本項目開放三到五年內可實現重大突破 2012-09-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