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集萃]房地産兩個“黃金十年”依據何在
2014-01-29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桁林研究員在《社會科學研究》上撰文指出,毫無疑問,房地産需求的主旋律是城市化,城市化是房地産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如果城市化這個主題不變.那麼。房地産增長勢頭依然會很迅猛而強勁。可以毫不誇張地講,房地産是有巨大價值的潛力股,房價再高都有可能,這取決於多個有利條件。
  房産、房價的財富效應最為直接和直觀的反映,就是城市分出一線、二線、三線。其背後體現了交通、通訊、教育、醫療、養老等福利、配套能力和水平的高低,而在更深層次上則反映出不同城市的收入水平、生産力和規模經濟的高低,由此拉開級差地租差距,從起跑線上便能判定輸贏。由於城市比農村、大城市比小城市的收入水平高、就業機會多,人們會削尖腦袋往城市、往大城市擠,有如過江之鯽,門檻越高擠的人越多。
  綜上所述,從空間上看,農民進城其主體是年輕人,而從三線城市涌向二線城市、從二線城市浦向一線城市的生力軍也是年輕人。可見,總人口老齡化並不意味着城市人口老齡化,相反的,城市人口還相當年輕、活躍。如果説總人口老齡化已經到來,那麼,越大的城市、級別越高的城市老得越慢,而老得最快、最先老齡化、加速老齡化的則是農村。對城市而言,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口紅利還不會消失。當人口源源不斷地從農村涌進城市、由三線城市涌向二線城市、再到一線城市,直至“北上廣”時,巨大的涌流正在逐級推高房地産價格。
  其實,由農村到城市、由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財富升級版中,不止是高收入吸引力,還包含着代際之間的財富轉移,即通常講的“啃老”現象。從代際轉換來看,這是房地産財富積累的又一股有生力量,而且城市越大越有利。雖然強制性的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政策部分抵消了總量上的人口紅利,但是,城市人口紅利依然存在,若考慮財富在代際之間的轉移現象,那麼,人口紅利反而得以強化。
  究其原因,隨着“八零後”、“九零後”進入生育高峰期,空巢老人追隨獨生子女居住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由此將提前加速完成上一代儲蓄、資産向下一代的過渡和轉移過程。因為有“4-2-1”的代際人口結構托底,即四位老人共同看養一個第三代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樣的代際人口結構意味着每個“九零後”的背後都有四個老人、兩套以上房子,由此,經由三線城市到二線城市、一線城市逐級地推高房地産價格。可見,人口紅利的價值實現,對房地産而言並非泡沫,而是真金白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城市化應讓農民“可融入” 2014-01-29
去年近三成新增貸款用於房地産 信貸助樓市火爆 2014-01-27
劉曉光:我不同意中國房地産市場總體是泡沫説法 2014-01-24
城市化快速推進“地下問題”不容忽視 2014-01-07
中國樓市經歷“黃金十年” 局地房價漲逾20倍 2013-03-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