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並購基金或許是推動産業整合一大重要領域
 |
|
資料圖片 |
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個渠道了解到,隨着産能過剩行業兼併重組的推進,銀行係資本開始發力並購融資市場。貴州煤炭行業整合方面,民生銀行聯合多家機構與貴州省政府洽談,推出了一項200億元規模的貴州能源産業基金,首批50億元並購融資已經發放到企業。此外,東部地區鋼鐵行業的並購重組,以及中部地區多個省市的煤炭、光伏等行業整合方面,商業銀行都在謀求提供融資渠道。
“目前,包括山西、江蘇等地區都提出了産能過剩行業並購重組的規劃,其中金融支持方面就明確提出鼓勵銀行提供並購貸款業務,以及各種渠道的融資服務。從銀行來看,很多銀行已開始挖掘並購市場的機會,謀求傳統公司業務的戰略轉型,這對銀行的投行業務發展和客戶服務模式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現在來看,以民生銀行為代表的股份制銀行相對來説更加積極,但國有大行在這方面也正在做一些創新。”一位國有大行投行部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國正處於結構轉型升級關鍵時期,一批符合政策導向的産業將被推出來,並購市場活躍度將提升。據CVSource投中數據終端顯示,2013年中國並購市場宣布交易案例數量5233起,披露金額案例數量4496起,披露交易規模3328.51億美元,與去年同比分別增長17.15%、21.35%、5.72%,並購數量和並購規模均為近7年來最高。而從具體完成交易來看,製造業、能源及礦業等行業居於前列。
2013年8月,民生銀行牽頭聯合20多家金融機構、並購服務機構發起設立了中國並購合作聯盟。前不久,該組織在廣州與四家上市公司達成了上百億的合作,計劃參與民營上市企業的並購。
以民生銀行為例,針對並購融資市場,該行專門設立了“並購業務中心”,聚焦企業資源整合、行業整合、産業整合、區域整合、資本整合、跨境整合和金融資産整合等七大並購整合業務機會。按照民生銀行的思路,其並購業務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冶金、地産等領域,也包括傳統工業製造業如造紙、玻璃等領域。對於新型的信息産業等子行業也在進行探索和投入。
“在非上市公司領域,民生銀行的並購業務重點是區域整合、産業整合。我行在浙江富陽的造紙産業基金已經落地,規模達到20億元。通過與地方政府合作,我行將當地超過200家造紙企業並購整合為22家。此外,民生銀行還在推進紹興印染行業的並購重組,在紡織、絲綢、皮革、白酒等領域的並購重組也在進行中。”民生銀行投行部總經理張立洲透露。
據了解,按照我國《商業銀行法》的規定,商業銀行在中國境內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參與股權投資主要通過在境外設立下屬直接投資機構,再由該下屬機構在國內設立分支機構的方式,投資於國內公司股權。目前,國內多家大型商業銀行均已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其中包括建銀國際、中銀國際、工銀國際、交銀國際、農銀國際、招銀國際等。
“實際上,産能過剩行業的整合需要金融支持,在發達資本市場上,各類債券及證券化産品、優先股、股權投資是並購交易融資的最重要方式。但我國與並購業務相關的金融産品並不多,除了並購貸款就是剛推出的並購債券。”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一位研究員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分析稱,“一般而言,並購貸款門檻較高,並且有很多限制條件,包括要求與上市公司的産業並購交易信息披露和審批時效等要求無法實現無縫對接,並購債券也有一些相應的條件限制。因此,未來來看,並購基金或許是推動産業整合的一大重要領域,無疑,商業銀行正在挖掘這個領域的機會。”
“2013年的中國民營500強企業中,有156家企業開展海外投資,佔入選企業的31.2%;海外投資721項,累計海外投資額達159.68億美元,較前一年度增長30.1%。基於這些數據,廣東省地區民營企業可以抓住國際産業調整重組的契機。”張立洲進一步分析稱。
從監管層的態度來看,有關監管部門一方面要求銀行嚴格限制對産能過剩行業的新增貸款,但另一方面也鼓勵銀行為産業並購重組提供融資。“對未取得合法手續、不能依法依規補辦相關手續的建設項目,不得通過理財産品等其他方式變相提供融資。但是,要對産能過剩行業區別對待,推動技術升級和優化産業布局,支持企業兼併重組整合産能,並購貸款期限可由原先的5年延長至7年。”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説。
同時,銀監會還鼓勵銀行採取銀團貸款方式,合理分散信貸風險,加大對企業兼併重組的支持力度。鼓勵運用信託計劃、委託貸款等方式擴大兼併重組資金來源。同時,對於産能過剩行業不良貸款的風險隱患,銀監會還要求銀行研究探索産能置換指標交易配套金融服務,推動加快形成淘汰落後與發展先進的良性互動機制。
“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上市公司還是擬上市公司,未來市場將越來越多地需要依靠並購整合,實現産業發展更集約化和打造新的産業集群,並購重組活動會日趨活躍,並購融資需求在2014年乃至今後都會更加快速增長。可以預計,國內商業銀行將為並購融資市場提供越來越多的配套金融産品與服務。”上述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人士進一步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