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眼鏡商會會長解讀眼鏡行業“暴利説”
眼鏡動輒上千,是行業暴利,還是媒介讀?
2014-01-28   作者:胡偉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3000元鏡片成本僅百元”“20元眼鏡架賣400”……從2013年開始,全國各大媒體就頻頻出現眼鏡行業暴利的報道,眼鏡業甚至登上了媒體評出的“中國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然而,記者在湖北省眼鏡協會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卻聽到了另一種聲音,“眼鏡行業一直都是微利,暴利只是媒體錯誤的解讀。”武漢市鐘錶眼鏡商會會長、武漢精益眼鏡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思強如是説。

    鏡片鏡架成本不是眼鏡的唯一成本

    劉思強在這個行業已擁有超過30年的工作履歷,他告訴記者,鏡片與鏡架原材料的成本與終端售價之間的價差,依次由房租、人力資源成本、設備折舊和其他管理成本分攤,最後才是銷售商的利潤。“暴利一般只存在於壟斷行業,而眼鏡市場是開放的,其定價和價格調整都是市場行為,不可能由眼鏡店隨意加價。”

   為什麼會産生“暴利”的質疑呢?劉思強説,這是大家只看到了高昂的毛利,沒有計算微薄的純利。

  他給《經濟參考報》記者算了一筆賬,以精益眼鏡總店為例,2013年其營業總額是1700萬,按一般正規眼鏡店50%的毛利率來算,毛利潤達到850萬元。然而除去各項支出純利卻微乎其微,833平方的店舖一年房租就得280萬,60名員工人均4萬的年薪合起來是240萬,加上原材料成本和其他財務管理費用,全年的純利率不到5%。

    眼鏡“暴利説”使眼鏡店雪上加霜   

    “沒有一家眼鏡店的年銷售額超過一個億,沒有幾個店的職工人數超過100,可就是這麼小型的一個行業卻受到媒體長時間的口誅筆伐,使本來就微利的眼鏡店雪上加霜。”劉思強介紹到。截至2013年底,武漢共有眼鏡店728家,但其中絕大多數是小型店舖,面積不足50平方。在“暴利説”的影響下,30%的小型眼鏡店已難以為繼,而大型店舖的日子也同樣不好過,寶島、精益這些武漢眼鏡行業的龍頭企業已先後關閉了多家旗下加盟店。

    根據湖北眼鏡行業協會發布的《2013湖北眼鏡消費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湖北市場共售出眼鏡約500萬副,銷售額達15億,可平均到全省2800家眼鏡店,每個店子全年的銷售額不到50萬,每天配不到5副眼鏡。

    行業暴利的板子不應打在眼鏡店

    “不可否認,眼鏡行業存在着不少以次充好,漫天要價的情況,但這只是個別現象,不能把個別暴利等同於行業暴利,更不能把眼鏡行業的暴利等同於眼鏡店的暴利。”湖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正高級研究員黃庭茂説。

    眼鏡行業出現暴利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各級中間商在進貨過程中層層加價,導致終端銷售商——眼鏡店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少數眼鏡店以極低的價格購買廠家不合格産品,經過修補再以高價售出。“正規眼鏡店受到指責完全是無辜的,只要售價不超過廠家的指導價,我認為就不存在暴利。”黃庭茂最後強調到。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溥儀眼鏡與蒂芙尼獨家巔峰之作 2014-01-14
眼鏡暴利讓人大跌眼鏡 2013-04-17
上海光大眼鏡賣劣質美瞳 2013-04-08
央行好戲落幕 美非農大跌眼鏡 2013-04-07
另類收藏:名人眼鏡收藏價值高 2013-03-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