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沃爾瑪購物的一大理由是其貨品安全,然而這一形象現遭顛覆。
有媒體日前爆出,有近200份經“特批”的入場通行證,這些“特批”商品缺乏食品生産許可證、QS生産許可標識、食品流通許可證等。依相關法規,存在上述情況商品均不得進入市場銷售。沃爾瑪稱特批“僅限於為已有長期合作關係、建立信任基礎的供應商”。
記者昨日(26日)採訪獲悉,即使商品證照不齊,若獲得幾級採購和營運管理層簽字則能“特批入場”,而“特批潛規則”背後或為沃爾瑪追求低成本、高毛利所驅動。
“通常採購規則是,一種商品對應唯一條形碼,我們拿樣品和各類證照給賣場採購負責人驗貨,有時還需驗廠,樣品和所有證照檢驗完畢後,零售商採購部和我們簽購銷合同。”一大型飲料供應商告訴本報記者,其與家樂福、大潤發、樂購等都有合作,基本必須與各零售公司採購總部簽約才能入場,且所有證照須齊全。
大部分零售商和供應商都&&,證照不全是無法進入賣場的,供應商若更換商品材料成分或證照過期等,必須重新申請證照並提供給零售商,做任何更改的商品不能使用此前唯一對應條形碼,須重申條形碼進場,否則若出現安全問題則零售商會承擔很大風險。
但在一名沃爾瑪員工提供給媒體的沃爾瑪銷售商品自查表中,都有“申請特批”字樣。即沒有相關資質或者證照的商品提出申請,經高管特批,都能入市銷售。
記者採訪多家供應商和零售商後獲悉,通常零售商有總部採購和區域採購,有些企業全部採取總部統採,如農工商;有些則採取大部分商品總部統採,部分商品區域採購,如沃爾瑪。店長均無採購權,但有訂貨權。
“沃爾瑪部分商品可通過區域採購,我們有時只需與區域採購經理簽合同即可。”一名食品供應商透露,業內有部分缺乏證照的供應商若獲沃爾瑪採購員、採購區域經理和營運區域經理的特批簽字則可能“缺證”入場。
而沃爾瑪&&,其採購架構此前做調整,管理層級大致由採購副總裁、高級採購總監、採購總監、區域採購經理等組成,大部分商品總部統採,小部分商品區域採購。其承認對部分特殊商品經三個層級簽字可入場,但其強調,特批流程僅限於已有長期合作關係、建立信任基礎的供應商來加速商品審批流程,在公司與其建立的長期信任與合作的基礎上,在緊急的情況下,通過三層管理者審批才可入商場銷售。
“即便有長期信任與合作,但缺乏證照會給零售商帶來風險。此外,雖其對更換包裝和經銷商的解釋在邏輯上有合理性,可商品這麼多,以我們10多年的零售經驗來看,很多商品有替代性,不太可能大規模缺貨,因此零售商應該先銷售替代品,待有關商品證照齊全後再入場銷售。”一位大型國有零售集團管理層指出。
為何沃爾瑪有近200份特批入場通行證?仔細研究這些被曝光的特批單據可發現,大量特批商品涉及食品,尤其是酒類,酒是高毛利商品。
“一個賣場內會有低毛利、中毛利和高毛利商品,如何配比各個佔比是核心競爭力。現在賣場競爭激烈,尤其是低價戰,因此賣場一定要仔細界定高、中、低毛利商品比例以獲最大利潤。”資深零售人士丁利國分析。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近期沃爾瑪、樂購等都發動大規模促銷,沃爾瑪剛推出大量“省心價”特惠,折扣從16%~40%不等。有業內人士&&,“特批”背後可能涉及低成本入貨,以此加強低價優勢並提升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