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油田破解緻密油氣開發難題
中石油三次採油技術進入納米時代
2014-01-27   作者:王一茹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來自中石油長慶油田消息,長慶油田在陜北定邊胡尖山油田新五區應用的邦德007MD膜劑驅油新(工藝)技術試驗獲重大突破,9口油井300天累計增産原油達1136.86噸以上。這標誌着中石油三次採油增油技術進入納米時代。
  所謂納米膜驅油劑新技術即邦德007MD膜劑驅油新技術,是一種新型的三次採油技術。近兩年來,長慶油田在科技領域裏,通過吸收、摸索、試驗、創新等深化過程,不斷加大新技術、新産品、新工藝的研發力度,他們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積極合作,研發出了MD納米驅油劑驅油技術。該技術驅油機理有別於傳統的化學驅,主要是使岩石表面親油性轉為親水性,從而剝離油膜,通過自發吸附作用驅替出孔隙內的殘余油。MD分子膜劑以水溶液為傳遞介質,依靠靜電作用沉積在岩石表面,形成納米級超薄分子膜,改變儲層岩石表面的性質與原油的相互作用狀態,使原油在注入流體沖刷空隙的過程中更容易剝落和流動而被驅替出來,從而提高采收率。
  據了解,長慶油田屬典型的緻密性油氣藏,最大的瓶頸是“多井低産”,而且大部分油區都已進入高含水開發階段。而納米驅油技術正是為了提高老油田産能,進行老區塊潛能改造,提高採出程度而提供的新工藝新技術。
  2013年,長慶油田重點把胡尖山油田新五區作為試驗井組,積極推行納米驅油技術試驗。在經過長達300天的試驗後,長慶油田採油廠的技術專家對該項新技術進行了整體評價,認為MD納米膜的驅油工藝機理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其對油層的改善和梳理作用得到明顯體現。通過對後期油井生産數據的綜合分析,證實胡尖山油田新五區從兩口試驗注入井注入邦德007MD膜劑驅油劑,施工後見效井9口,綜合含水率由施工前的94%下降至施工後83.2%,原油日産量由試驗前的5.09噸上升到現在的10.8噸,日增油達4.8噸,比過去增加了一倍多。
  中石油長慶油田在胡尖山油田緻密油“提高采收率”先導試驗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為三疊係緻密油儲層增産技術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儲備,進一步提升了具有長慶特色的提高采收率工藝規模化應用新技術,有力支撐了油田穩産的建設步伐,也成為非常規資源有效動用、提高單井産量、提高開發效益的主體技術,為鄂爾多斯盆地非常規油藏全面發展打開了新局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石油管道局助力長慶油田建設“西部大慶” 2013-12-30
長慶油田拒繳生態賬遭封賬 2013-12-02
油氣開發開放或提速 油改板塊望捲土重來 2013-11-04
中石油長慶油田被指直接排污入湖 致牲畜暴死 2013-06-20
長慶油田年産油氣當量破4500萬噸 2012-12-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