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在國新辦今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3年國際收支數據有關情況時&&,下一步怎麼應對流入的壓力,首先是加強對跨境資金的流入和流出雙向風險的監測,準備好預案,準備好工具,當然還要探索用更多的市場化工具。
管濤&&,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同時要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2014年會響應這方面的號召,資本賬戶要向開放的方向邁進。“但是開放並不意味着不管,而是用更加市場化的手段進行管理。可以研究的工具就非常的多,包括剛才提到的托賓稅,也可能是其他的市場手段。”
據悉,在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後,建立逆周期的宏觀審慎體系框架也是一個大的趨勢,其中托賓稅是各國一直熱衷研究的問題,
“托賓稅不一定是稅,更多是一種理念,是基於價格機制,基於用市場方式傳導的調整”。管濤&&,實際上這些年外匯管理部門在應對異常跨境資金流入方面,已經嘗試用一些宏觀審慎的管理工具進行管理,“去年5月份我們出了一個匯發20號文,裏面有一個政策,對於銀行外匯貸存比超過一定上限的,要求增持一定比例的外匯頭寸。這實際上就有些像一個市場化的價格調節工具,首先不是不能放貸款,因為放貸款後果就是減少了購匯,增加了當期結售匯的順差,如果繼續放貸款的話,意味着銀行要增加匯率敞口,也會産生風險,就要採取一個措施,要麼減少貸款,要麼繼續增加存款,但是風險要定價轉移到貸款者身上。這是一種逆周期的調節,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據悉,去年,我國外匯貸款增長勢頭得到很好的遏制,與政策&&前相比境內外匯貸款是下降了將近300億美元,境內外匯貸存比下降了6個百分點,因為銀行外匯貸款比較多,增持了外匯頭寸170多億美元。這對於緩解當前的外匯供求壓力有一定作用。
他&&,至於下一步怎麼應對流入的壓力,首先是加強對跨境資金的流入和流出雙向風險的監測,準備好預案,準備好工具,當然我們還要探索用更多的市場化的工具,針對可能流入的或者流出的風險進行及時的調控。
【熱點新聞】
超10省交通投資大幅降溫 紛紛下調投資計劃 城際鐵路鮮見提及
土地承包經營權或可抵押融資 兩省將全面試點推進土地確權
新三板260家企業集中掛牌 年內將超千家
貴陽率先控大盤抑泡沫 三四線城市房地産庫存風險積聚
醫保報銷“全國漫游”仍障礙重重 需加強政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