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6日,中石油集團公司董事長周吉平在集團公司2014年工作會議上正式宣布:長慶油田2013年生産原油2432萬噸、天然氣346.8億立方米,油氣産量當量達到5195萬噸,中石油高質量高水平如期建成“西部大慶”。 “大慶油田作為我國石油乃至整個工業戰線的一面紅旗,曾創造了連續27年實現年産原油5000萬噸的奇蹟。”一位石油老專家指出,“長慶油田建成西部大慶,則堪稱我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又一個里程碑。” 據介紹,自2003年油氣産量當量突破1000萬噸後,長慶油田連續10年增産,成為我國陸上油氣産量最高、上産速度最快的油氣田。2013年,其天然氣産量佔到國內天然氣總産量的1/4,承擔着向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以及陜西、寧夏、內蒙古區域40多個大中城市供應天然氣的重任。 長慶油田開發的鄂爾多斯盆地油氣資源,屬於世界典型的“三低”油氣藏,曾被國際權威機構斷定為沒有開發效益的邊際油田。但在最近10年間,長慶油田趕超國內其他油氣田,重塑我國油氣生産格局。據分析,解放思想引入市場機制、對外開發合作、科技和管理創新等成為“西部大慶”崛起的主原。 在市場機制方面,長慶油田引入民營隊伍、國內國際服務公司等共同建設西部大慶,競爭帶來生産效率大幅提升,使得昔日無法有效開發的低品位油氣藏實現效益開發;在對外開發合作上,長慶油田與殼牌、道達爾等國際石油公司加強合作,生産組織效率達到國際一流油氣田水平;在科技創新上,以黃土垣、沙漠地震勘探、水平井及儲層壓裂改造為代表的系列技術相繼突破,大幅降低了緻密性油氣資源開發成本,解放了“三低”油氣藏,將長慶效益開發提升至新水平。 建成西部大慶後,長慶油田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備受關注。據透露,長慶油田已連續12年新增油氣儲量和産量領跑全國,僅2013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天然氣探明加基本探明地質儲量就分別超過3億多噸和6000億立方米,可持續發展底氣實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