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匱乏 可穿戴設備淪為“雞肋”
2014-01-14   作者:記者 高少華/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以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等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自2013年以來驚艷亮相,引發全球IT廠商豪賭。但目前上市的可穿戴設備普遍面臨硬體同質化、應用軟體匱乏的尷尬境地。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和觀望,2014年國內智能穿戴廠商開始加速打造生態圈,希望能盡快彌補産業“短板”。

  全球IT業豪賭可穿戴設備

  作為全球消費電子領域的最新熱點,可穿戴設備自2013年以來不斷吸引着各界關注的目光。蘋果、谷歌、三星等全球知名IT廠商紛紛宣布可穿戴設備發展計劃。在近日於美國舉行的“2014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可穿戴設備也成為該屆展會上炙手可熱的耀眼明星。
  面對可穿戴設備商機,國內廠商同樣不甘落後。2013年6月份,果殼電子發布了國內首款智能手錶,掀開國産智能手錶上市序幕,隨後各種各樣的智能穿戴産品爭相面世,一時間“亂花漸欲迷人眼”。果殼電子CEO顧曉斌日前透露,截至2013年底果殼智能手錶訂單量已達30萬塊,2014年還將推出五六款其他智能穿戴産品。
  而在2014年的全球消費電子展上,中興也展出了其智能手錶産品,並&&將於2014年第一季正式上市;華為相關負責人近日透露,計劃在今年2月份推出華為可穿戴設備。隨着華為、中興等産業大鱷的入市,國內可穿戴設備市場競爭將更趨升溫。
  研究機構艾瑞諮詢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約售出675萬台可穿戴設備,2016年將快速增至7350萬台;2013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規模為20.3億元,預計到2016年將成長為擁有169.4億元規模的巨大市場。
  果殼電子首席營銷官李濤&&,隨着全球一流IT企業都爭相宣布可穿戴設備計劃,智能穿戴時代正在到來,預計2015年産業將迎來真正的井噴期。

  應用匱乏使可穿戴淪為“雞肋”

  雖然在廠家力推下,各種可穿戴設備正扎堆上市,但許多消費者卻並不買賬。在大家看來,現在智能手機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佔據重要地位,而目前上市的一些智能手錶等可穿戴設備,與智能手機相比並不具有顛覆性,也因此遭到消費者的冷遇。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上海分所所長孔華威曾試用了一款國産智能手錶,但用了兩天就不用了,一是外形難看,二是待機時間太短。在他看來,智能手錶需要有與智能手機不同的地方。
  目前國內雖有多家廠商推出可穿戴設備,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現有可穿戴設備有的是功能過於單一,不具有足夠的可擴展性,從而難以打動消費者;另外,硬體同質化嚴重,而軟體作為最能體驗産品創新的方面,現在也面臨着應用不足的制約。
  以智能手錶為例。現有智能手錶産品所具有的功能,用戶的智能手機上都已具有。在這種情形下,許多用戶會問,請給我一個戴智能手錶的理由?它不過是一個縮小版的智能手機而已。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日前指出,可穿戴設備是未來一個發展方向,但未來五年內可能還無法成為一個大産業。現有可穿戴設備的設計仍然偏技術理念,未來加入更多時尚元素,才能更好地變成大眾化産品。

  産業需盡快完善“生態圈”

  可穿戴設備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缺少足夠的應用軟體支撐,創意不足。據李濤介紹,現在三星、索尼兩家廠商的智能手錶的應用軟體數量不到100個。由於缺少完善的生態圈支持,現有可穿戴設備在吸引消費者方面大打折扣。
  “智能手機誕生之初,由於照搬PC應用,七年內沒有普及。2007年蘋果公司用人性化的應用引導了智能手機的繁榮。”李濤&&,智能手錶不能照搬手機的應用,兩者應有明確的分工。通過功能應用的豐富,給世界一個使用智能手錶的理由,是智能手錶普及的重要一步。
  天天動聽CEO黃曉傑認為,發展可穿戴設備,首先在互動體驗上需要具有顛覆式應用,其次要盡快完善生態系統,另外在價格上要能夠更親民。
  為打造智能手錶的“生態圈”,果殼電子日前在上海舉辦了國內首屆智能可穿戴設備開發者大賽,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了果殼智能手錶的軟體開發工具包,使開發者可以利用開放的編程接口,開發出適用於果殼智能手錶的應用程序。
  “面對規模達百億元的智能手錶市場,果殼電子希望與開發者一起共同拓展智能手錶生態圈。”果殼電子CEO顧曉斌&&,智能手錶正處於藍海市場,對搶先進入這一領域的第三方開發者來説,也更容易獲得市場先機。
  除果殼電子外,全球計算機芯片巨頭英特爾日前也啟動了全球性的“可穿戴創想挑戰賽”。英特爾同樣指出,可穿戴設備必須要具有三大特性:緊密的連接、可定制化生態系統、協同工作的可能性,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更好地融入消費者生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360推出兒童智能手環 國內廠商競逐百億可穿戴設備市場 2013-10-29
“可穿戴設備”廠商切忌跟風炒作 2013-10-15
可穿戴設備的大生意 2013-09-04
可穿戴設備漸成移動互聯網新"金礦" 2013-07-02
概念股輪番遭爆炒 可穿戴設備概念大於業績 2013-06-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