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來自中國蠶絲被名鎮洲泉的錢皇、蠶緣等五家企業共同簽署了入駐洲泉蠶絲被電子商務平台合作協議,集體抱團試水電子商務。這五家蠶絲被企業擁有七個知名品牌,年産量超過80萬床,佔中國蠶絲被年總産量的近十五分之一。這是蠶絲被行業乃至絲綢業面對網絡衝擊情況下,在政府支持推動下的首次抱團上線行動。
據了解,在中國3000億元規模的床品業中,蠶絲被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幾乎為零的市場佔有率,經過短短二十年的迅猛發展,如今已佔到床品業近4%的市場份額。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蠶絲被的年産量約為1200萬床,年産值超過110億元。特別是2008年以來,蠶絲被市場迅猛增長,年均增長率超過30%。
“中國蠶絲被看桐鄉,桐鄉蠶絲被看洲泉”。桐鄉洲泉是中國蠶絲被行業風向標性的産地。洲泉鎮是著名的蠶鄉,具有上千年的植桑養蠶悠久歷史,曾經是家家會繅絲,戶戶會做被。2010年洲泉鎮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蠶絲被名鎮”稱號。至2013年末,洲泉鎮蠶絲被企業300余家,行業産值超50億元,總産量約佔全國的近1/2,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家。
雖然洲泉蠶絲被産業有歷史淵源,有産地、技術、集群優勢,但缺乏的是知名品牌的創建和營銷模式的創新。據洲泉鎮相關人士介紹,洲泉部分企業仍以貼牌代工為主,為數不少的企業是分散的單打獨鬥式的小規模生産,這使洲泉蠶絲被業難以形成規模與氣候,難以應對各種外界變化,對外開拓市場能力上也十分有限。目前幾乎所有的國際家紡大品牌都在洲泉做加工貼牌,但洲泉本土品牌卻還在品牌的困局中緩慢發展。隨着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蠶絲被這個傳統産業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無品牌影響力的企業很難在線上線下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機遇與困局的交織,讓洲泉鎮政府決定推動當地知名企業抱團組建電商平台。首次抱團入駐平台的五家企業,在政府的主導下,根據蠶絲原料、蠶絲被被面和蠶絲製作工藝,把蠶絲被劃分為七個星等級,在未來與各大電商的合作平台上,消費者將能看到每件産品上都貼有星級標準,每個星級的産品對應不同的價格。初期,洲泉電子商務平台採取與各大電商合作的方式,目前已與天貓、京東、1號店、噹噹等電商巨頭溝通完畢,並定於2014年1月18日正式上線運營。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具有中國符號意義的行業與電商的結合,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將洲泉蠶絲被産業做到百億元規模,同時打響洲泉蠶絲被區域品牌。”洲泉鎮相關負責人如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