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銀監會監管工作會的召開和影子銀行監管新規的出爐,有關影子銀行的類型、監管責任分工,以及信託的未來定位等終得以明確。1月9日,有信託業內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未來信託資金池類業務將受巨大衝擊,其中在該項業務做的比較好的中融、華潤深國投等以及實力較弱的地方中小信託兩類公司受影響較大。
銀監會日前召開的監管工作會上首次將理財、信託、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相提並論,指出要特別防範四種業務風險。對於信託業務,會議強調,“要回歸信託主業,運用凈資本管理約束信貸類業務,不開展非標資金池業務,及時披露産品信息。”
而在此前,市場上盛傳的“107號文”(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也明確規定“運用凈資本管理約束信託公司信貸類業務,信託公司不得開展非標準化理財資金池業務等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業務。”
對此,上述信託業內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要求的信託公司凈資本不得低於人民幣2億元,凈資本不得低於各項風險資本之和的100%,此外凈資本不得低於凈資産的40%,這個2010年就有了。相對來説,非標準化理財資金池業務等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業務被叫停將直接拉低信託的收益率,進而減弱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另外,招商證券也認為,信託公司不得開展非標準化理財的資金池業務,主要包括各項融資類的資金池業務,2013年3季末,集合資金信託2.3萬億,貸款類4.6萬億,銀信、政信合作餘額約3萬億,估計通過資金池的貸款類業務約1.6至2萬億左右,這部分都需要被清理,對信託的規模和盈利造成衝擊。
該業內人士認為,由於信託公司的資金池沒有規定特定的投資標的,一般會投向多個領域,因而不少信託資金池的資産會投向那些流動性低但收益率卻較高的項目,如房地産和基礎建設等領域。由於非標資産大多是房地産或類房地産項目,這也意味着未來信託將不能做房地産或類房地産項目。因而,此前房地産信託産品發行大戶中融、平安、新華和華潤信託等必將受到較大衝擊。
上述業內人士也坦言,就影響來説,除了看絕對數字外,還要看各信託公司的相對實力。如平安信託等實力較強的信託公司可能影響相對較小,而中融、華潤深國投及以四川信託為代表的地方中小信託公司影響可能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