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採電子平台仍在分散建設
建統一大平台需防範技術和規則風險
2014-01-09   作者:記者 任峰 李崢巍/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隨着政府採購法的實施,我國政府採購電子化逐步邁上科學快速發展的軌道。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建設全國統一、各地互聯互通的政府採購電子化大平台十分必要,有利於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全國性的“大平台”進行準確定位,同時也要防範可能出現的技術風險和規則風險。

  政採電子平台提升採購效率

  作為全國較早開展政府採購電子化的地區,北京政府採購電子平台運行日趨成熟,在提升採購效率、實現節約發展等方面探索出一條新路。
  政府採購電子化是推進政府採購制度改革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不僅可以滿足政府採購公開、透明的需要,而且可以提高採購效率,降低採購成本。從北京市政府採購中心運行實踐來看,政府採購電子化平台在促進效率提升方面效果顯著。
  北京市政府採購中心(下稱“北京中心”)是北京承擔北京市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集中採購活動的集中採購機構。據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心工作圍繞提升效率展開,例如近年推出的批量集中採購、批量議價就有效提升了採購效率。以往採購人有了採購需求,在發布信息後需按照流程展開多輪次的議價等環節,不僅耗時嚴重,更是效率低下。然而,在實行批量集中採購、推行批量議價後,此類採購項目議價環節僅用一小時,不用反復投標就能實現。北京中心最近完成的某印刷項目,平均採購效率提升40-50%。
  北京中心的另一亮點是,平台上的交易均有結算單,並將相關數據及時反饋財政部門,這成為財政預算管理數據的輔助與支持。“一些省市的集中採購機構就是集中採購機構,與中介代理機構的業務並沒太多本質差別。我們沉澱的交易數據要回傳給市財政,這是其他地區少有的亮點。”
  為了進一步提升平台運行效率,北京中心將資質預審提前。以往投標過程中,漏掉一個公章可能讓供應商丟掉機會。針對這個情況,北京中心將“資質預審”環節提前到投標之前,為企業帶來方便。北京中心計劃逐步建立供應商庫,實現備案制,從而提升審批效率。
  除此之外,信息公開也成為北京平台的亮點。通過電子平台,對入圍廠商和採購員展示推廣,這對拓展服務有很大幫助。“推動信息公開,敢於拿出來公布,也需要對自己工作的足夠信心。”這位負責人&&,接受社會監督,對推動中心工作很有幫助。

  防範技術風險與規則問題

  儘管財政部副部長劉昆早前曾強調説,今後要着力推進政府採購信息化和標準化建設。政府採購信息化建設的目標是建設全國統一的政府採購管理交易系統。力爭用三年的時間,建立起全國互聯互通的政府採購管理交易系統,實現政府採購業務的全流程、全電子化操作。不過總體來説,目前採購平台建設還是缺乏頂層設計、規劃,仍處於分散建設層面。“來了一個建設一個,缺乏系統之間的協調建設,平台比較分散,平台整體設計規劃缺乏整合、有待完善。”這位負責人舉例説,現在政府大幅度提高服務類採購,各個省市也要相應改變各自平台內容,重新建設平台。具體來説,如果建設全國統一、各地互聯互通的政府採購電子化大平台可能會面臨兩個問題:技術風險和規則問題。
  就技術風險問題而言,例如新疆某供應商接入全國大平台,受制於網絡連接等具體技術問題,在開評標過程中可能會面臨信息不同步、不對稱、投標未收到等糾紛情況。他説,在北京中心最近的內網試點中就發現了類似的網絡技術問題。
  就規則問題而言,由於相關政府採購平台的配套法規仍不健全,很多問題難以界定。在此情況下,在全國大平台産生之前,從監管層來看,財政部門是“裁判員”,實現監管運營分離,一旦評標過程出了問題,能輕而易舉地進行分析應對;然而,一旦自己成為平台運營者,則容易引來“裁判兼運動員”的爭議,身份、規則成了問題。

  建立統一平台需明確定位

  建設定位準確的全國性的大平台十分重要,能夠實現有效配置資源。但在建設大平台之前,首先要思考的是“定好位”問題。思考建設大平台的目的是什麼?管理平台還是實操平台?
  這位負責人&&,大平台建設和小平台建設的定位不同。大平台應當承擔“統一規範、統一標準”的職責,並從地方運營者返回的數據中進行分析,指導後續工作;由省一級的集採機構負責採購平台運營操作,因為他們了解風險、經驗、運營等內容,數據隨時反饋全國大平台,便於中央和地方溝通。
  當前各地政府採購平台標準不一,往往成為制約因素。大平台應當注重匯總數據、分析數據,加強分析指導,而非成為平台的操作者、執行者。
  他建議,中央層面應出面組織建立完善全國範圍的專家庫。比如,由於專家補貼費用標準等規定並不完善,北京的專家並不願意去新疆評估評判,專家資源流動就滯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政府採購第一案”出續集 北京現代沃爾再告財政部 2013-12-13
中央推進電子化政府採購 2013-11-28
中央&&黨政機關反浪費新規 推進電子化政府採購 2013-11-26
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建設如火如荼 政府採購中心處境尷尬 2013-11-07
專家構想全國統一政採電子化平台 2012-06-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