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家酒業上市公司可分成三類:一類一年到頭忙着發各種並購重組的公告,如水井坊和重慶啤酒,一類抽空投資理財,如洋河股份。還有一類一門心思抓生産經營,如茅&和五糧液。
年底,兩大名酒生産企業茅&和五糧液的年度經銷商大會同時召開,但這堪稱行業風向標的會議卻並沒有帶來行業翻天覆地的營銷變革。記者在現場,聽得更多的依然是“要保證渠道利潤”、年年都説的“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控量穩價”、“控量保價”。五糧液和茅&的價格策略幾乎如出一轍。而場外,53度飛天茅&雖説價格未倒挂,但零售價早已從2000多元一瓶高點跌破千元;52度五糧液更是以各種低價面目出現,有的地方一批二批的出貨價已低於600元,經銷商價格倒挂。
三公消費限制,市場需求低迷,名酒廠紛紛打出口號,要做民酒。但動真刀真槍時,兩大名酒廠為何不主動降價,以應市場之需?
這是因為其零售標杆價老大的慣性思維依然存在。零售標杆價意味着什麼?這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價格,長期以來,“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消費習慣慣壞了名酒廠,讓它們在連續多年的漲價中嘗夠了甜頭。80年代,五糧液靠大幅提高出廠價從而抬高零售價格,把同一梯隊的瀘州老窖甩得老遠;2000年初,水井坊一記“終端定價要比茅&和五糧液都貴”的策略奠定了中國白酒新貴的地位。每年初,白酒行業都要上演爭奪漲價大戲。連續幾年引領漲價後,茅&贏得了江湖老大。
2013年年初,五糧液提出再度上漲52度五糧液的出廠價。現在,該産品的批發價甚至和出廠價倒挂。年初的漲價也淪為了一場笑話。
雖然漲不上去了,但名酒廠死活不願自降身價。去年,經銷商沒錢進貨了,五糧液就和銀行合作授信,讓經銷商可以用票據結賬;五糧液賣不動了,大家都去搶中端。五糧液也只寧願去開發五糧液頭曲、特曲和五糧液低度酒,也絕不降價!
茅&也一樣。茅&因勒令經銷商保價,曾和五糧液一起被國家發改委罰款了事。
為何賣得越來越貴的酒就有人喝?在洋河股份參觀時,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那是身份的象徵。在中國官場,如果上面的領導只喝茅&五糧液,官員會逐級效仿,什麼叫消費意見領袖?當官的喝什麼就喝什麼,和市場經濟無關。
儘管口口聲聲説這次調整有多麼的深刻,但名酒廠對過去價格高高在上的日子依然心存幻想。經銷商會上,五糧液依然提出要抓團購。去年的秋糖會上,郎酒集團一位營銷老總對記者説,寧願控量也不能低價銷售紅花郎,不然白酒的春天來了,怎麼才能漲上去?
如果説仗着中國白酒黃金十年做背書,權貴消費讓白酒成為快消領域的另類,那麼,在産能嚴重過剩的當今環境,名酒漲價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了。“那些吃着公款的灰色衍生物消費是抵不過市場經濟的,不可能因為酒而丟掉官帽。”新食品《總裁參考》資深記者鄒周曾如是説。
營收目標的壓力使降價難以實現。名酒廠大多是國企。這些大部分地處西部落後地區的酒廠和政府臍帶相連,往往是富甲一方的利稅機器。剛過去的2013,貴州茅&的營收目標雖有所下調,但千億目標的總體目標沒變。五糧液經銷商大會上,宜賓市常務副市長徐進提出,支持五糧液成為千億白酒企業。數據表明,去年,宜賓市白酒主營業務收入635億元,佔四川省白酒總收入的45.6%。宜賓市白酒實現利稅和利潤總額分別佔四川省總量的51.9%和58.8%,同比還提高1.1和1.6個百分點。
就拿五糧液來説,一旦主品牌降價,系列酒勢必紛紛下調價格,年度銷售收入和利潤將大受影響,總盤子不增反減,這並不是當地政府願意看到的。
名酒廠不願名正言順的降價,還和渠道利潤有關。長期以來,政商關係的營銷讓廠家嚴重依賴經銷商的團購力量。在過去政務消費的時代,一個關係戶可以通過出廠價或團購價暴富。在四川壹玖壹玖酒類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楊凌江看來,出廠價幾百元的茅&,曾創造了經銷商一瓶賺1300元的利潤,這是快消史上的奇蹟。記者曾在重慶一個住宅單元樓裏找到了茅&專賣店,這家要敲門才開門的專賣店,難道面對的是大眾消費者?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在和君諮詢的林楓眼裏,白酒的政務時代正被商務時代和民間消費時代所代替。經銷商最大的不同是以前主攻人脈,而現在的客戶卻是分散的,消費是碎片化的。
如果廠家選擇順應市場規律的降價,名酒是否真正回歸民酒?
以五糧液打比方。有經銷商告訴記者,如果廠家把五糧液的零售指導價降到500元,那五糧液的行業格局可能將發生巨大改變。
價格倒挂得以理順。廠家通過對渠道的彌補,從而徹底理清五糧液多年的價格倒掛曆史遺留問題。早在2005年,五糧液因價格倒挂甚至發生過經銷商倒戈事件。
憑藉五糧液多年位居行業第一的品牌價值,如果俯身鎖定500元價位,那麼劍南春、瀘州老窖和郎酒等都將不再是其競爭對手。楊凌江曾有實例,他一年曾有36噸的五糧液,把五糧液的價格降下來之後,國窖曾被打慘了。
五糧液憑藉新價位鞏固其行業地位。一旦搶佔了其他腰部名白酒的市場份額,雖然終端價格是降了,但五糧液的銷售規模迅速變大。高端白酒除了茅&曲高和寡外,五糧液儼然將成中價位白酒的老大,迅速向以商務用酒、餐飲用酒、婚宴用酒的民酒轉身。
隨着茅&新增産能投放市場,茅&降價聲四起。據記者所知,其成立之初標榜1519元的茅&自營店價格已悄然降成1189元,但這依然比市場價位高。只有砍斷多層次經銷商的渠道利潤,廠家到終端的管理環節大量減少,甚至直達終端,消費者才能享受到實惠。茅&才能真正變成“老百姓喝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