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和技術消化,寧夏塞尚乳業目前已正式投産。資料照片 |
寧夏銀川塞尚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建國,一個扎根在寧夏乳品行業十多年的西北漢子,以酸奶起家,一手創辦了在寧夏家喻戶曉的金河乳業有限公司,見證了寧夏乃至全國的乳品行業的快速發展之路。
如今,這個以液態奶起家的企業家,又跳出固有思維,通過生産蛋白粉、稀奶油等高附加值的産品,達到産業升級的目的。
從奶源合作經營模式的創新,再到産品線的拓展和延伸創新,這種産業結構的調整伴隨着技術的升級以及産業鏈的優化。在這個變化過程中,閆建國的格局和境界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與牛奶鏈結到與産業鏈結,從小農作業到全球視野,從發覺商機到創造商機,閆建國的商業思維模式把一個企業帶向了成功。
發現酸奶市場空白
寧夏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譽,其豐富而優質的奶源吸引了不少企業在此跑馬圈地,伊利、蒙牛、娃哈哈等乳企巨頭分別在此建立生産基地。然而,15年前,在這片廣袤蒼涼而神秘的土地上,乳製品行業尚未完全興起,西北漢子閆建國便已經同牛奶結下了緣分,他一早便瞄準酸奶在寧夏的市場,潛心研究發酵酸奶。
説起閆建國同酸奶的緣分,離不開一間朋友開的茶吧,正是茶吧裏發生的一件事,深深觸動了他敏感的商業神經。
“當時很多中年女士特別愛喝一種酸奶,而且一天喝兩三瓶,我就問她們為什麼喜歡喝這個東西,她們説上癮了。一個人説兩個人説無所謂,要是一百個人都這麼説,我就覺得這件事很有趣:如果能讓更多的人上癮,這不是個巨大的商機嗎?”
閆建國説幹就幹,北上南下出去考察,發現當時全國都沒有多少人做酸奶,就算有,品種、口味也很單一。通過大量的考察和研究,閆建國發現了酸奶的市場、技術和品種空白,並從空白中找到了商機。
就這樣,憑着一款軟包裝的果味酸奶,閆建國創立了金河乳業公司,並在寧夏乳業激烈競爭的夾縫中脫穎而出。“在寧夏,很多小孩是喝金河酸奶長大的,他們去外地上學、工作都帶。我沒有做太多的廣告,完全靠口碑靠人們的口口相傳,在寧夏、在西部人們的心中,樹立了酸奶的第一品牌形象。”
如今,閆建國創立的金河乳業已經走過15個年頭,從果味酸奶到枸杞酸奶、果粒酸奶、益生菌酸奶,再到最新推出的穀物酸奶,陸續推出了30多款産品,産品逐步升級、更新換代,在如今眾多的乳製品品牌中“一枝獨秀”,閆建國曾笑稱這些産品就是他的“白雪公主”。
“公司+奶農”合作模式
孫建忠是寧夏金牧養殖場場長,他同閆建國已經有6年的合作關係,合作初期牧場只有幾十頭牛,在奶牛選種、科學喂養、飼料合理搭配等方面都缺乏指導,牧場飼喂管理很難跟上企業檢測標準的提高,生産出的牛奶總是達不到收購標準。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閆建國想到“公司+奶農”的合作模式。也就是公司以資金和設備入股,同時為奶農提供技術上的支持,鼓勵有經驗的農戶養殖200頭以上的奶牛,這樣便形成了一個現代化牧場集群,既能夠提高牛奶的品質,也能夠更好地把控奶源的安全,同時更大程度上保證奶農的利益,形成公司與奶農間的利益捆綁,再通過市場定價完成收購,讓奶農賺更多的錢。正是在閆建國的幫助下,如今孫孫建忠牧場的奶牛存欄量已經擴大到500頭。
孫建忠説,“我們是金河公司自有奶源基地,金河有收奶的流程,這其中我們為了保證鮮奶質量,就必須把奶牛場建得規範合格,這樣生産的牛奶才合格。”
閆建國不僅為奶農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同時還給予資金上的幫助。孫建忠説,2010年,他的牛群發展到300頭左右,當時正趕上奶牛場要拆遷,要建一個新場才能把原來的牛場搬過去,面臨的問題是土地和資金困難。當時規劃準備買200多畝地,但首付款就要50多萬元,但他拿不出這麼多錢,很是着急。因為閆建國經常到牛場考察並講授一些養牛的知識,就想試着請他幫忙想想辦法,沒想到閆建國二話沒説,一張口借給孫建忠50萬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閆建國説,“公司+奶農”的合作模式,使得農戶養殖場發展不斷壯大,並且有條件使用現代化的養殖技術,增加了農戶的收益,也使得他們找到了歸屬感,成為了企業的一部分,同時還保證了原材料的安全,形成了良性循環。
擠奶&引發的一場“革命”
2013年,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集團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繼2013年1月被曝檢測出雙氰胺(DCD)化學殘留物後,2013年夏天又連續捲入波及包括中國、澳大利亞在內的數國下游企業的“肉毒桿菌門”,這令青睞國外品牌的國內消費者始料未及,關於乳製品安全的擔憂再次浮出水面。
乳製品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如何才能讓消費者重拾對乳製品産品的信心,這個問題依然需要我們跟閆建國一起來找尋答案。
牛奶在採集過程中,很容易被雜菌感染,這是乳企面對的又一大難題,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奶牛養殖多以農民散養為主,還是採取手工擠奶的傳統擠奶方式,牛奶常常會因為被細菌感染,而無法達到生産要求。
“當時整個中國都那樣,很少有擠奶&,農民認為很正常,但是不能滿足工業生産,檢測出來不合格,我們堅持一個月不收奶,並向市裏提出解決方案。市長很重視,採取上一個擠奶&補10萬元的優惠政策。”這一舉措在整個地區引發了一場“革命”,70%的農戶用上了擠奶&,一下子把銀川地區牛奶的品質提高了一個檔次。
孫建忠説,目前使用的現代化擠奶設備是管道式的,牛奶不接觸空氣,直接在冷凝過程中進入奶罐,能夠在半個小時內冷卻到攝氏3度,保證了牛奶的新鮮和安全衞生。
如今,奶源基地的科學化管理減少了人為接觸,奶牛的食物完全按照設計配方自動配比,智能系統則整體監測奶牛的生活狀態,整齊劃一的擠奶設備讓奶牛生産發揮更大價值,一體化的科學管理系統,保證了牛奶的安全。也正是他的奶源基地,讓閆建國在優質奶源爭奪戰中大獲全勝。
除了喂養、擠奶等環節的有效管控和現代化設備的保障,金河還自己種植了數千畝的優質草場,在奶源環節最大程度地自給自足,控制奶源的品質。與此同時,還在加工工藝和生産流程上嚴格管理。
除了對原材料和設備的嚴格掌控外,食品安全最核心的靈魂還是人。“讓員工安心,真正用心去做好産品,踏踏實實做最高品質的産品,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向高附加值産業布局
安全只是任何食品企業生存下來的第一步,在國內外激烈的乳製品市場競爭中,金河乳業在安全之後還要做什麼呢?繼續走小規模發展、低附加值産品、區域性品牌的被動路子是否可行?閆建國似乎找到了答案,但是他的答案又似乎頗為出人意料,一個以酸奶起家的人,居然口口聲聲地説“以後我們就不是賣奶的公司了”。
“中國現在都在做液態奶,我們把液態奶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引進來,但是深加工技術沒有,那國外是不是這樣呢?我們用了三年時間訪遍了全球所有的乳製品國家,出去一看原來人家有那麼多的乳製品,我們做的液態奶才佔人家的20%。”
閆建國一語道出了其中要害。拿全球貿易排名第四的澳大利亞的乳製品來説,産品基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貨架期較短的新鮮乳製品,如酸奶、奶油、牛奶蛋糊和冰淇淋等;另一類是貨架期較長的耐貯乳製品,如黃油、脫脂奶粉、全脂奶粉、奶酪、乳清粉、乾酪素等。
目前,由於消費習慣等原因,國內乳品中還是以液態奶為主,但是液態奶利潤低,而黃油、奶酪等附加值高,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閆建國判斷,隨着收入的提高,購買力的增強,消費習慣的改變,今後國人對這些乳製品的消費會增加,國內乳企應該提前布局,改變單一的産品結構,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和抗風險能力。
“所以我們用全球視野來聚焦寧夏乳業發展,就找到了適合寧夏的高附加值産品,也是塞尚的核心定位——優質蛋白粉。”
2010年,金河乳業聯合銀川鑄龍、北方乳業,共同打造了寧夏塞尚乳業有限公司,計劃用3-5年的時間,建成一個年處理原料奶30萬噸的乳品科技園、5個存欄2000頭奶牛以上的科技示範牧場,帶動50個存欄500頭奶牛的現代化牧場。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和技術消化,寧夏塞尚乳業目前已正式投産,一方面,通過引進美國先進技術,塞尚乳業可以生産出目前需要進口的稀奶油、濃縮乳蛋白粉等産品,已經銷往上海、廣州等地;另一方面,通過建立現代家庭農場的模式,將奶農與公司的利益緊密聯合,加上專業的飼養,既可以保持奶源質量的穩定,又能降低奶農的市場風險,奶農還能從企業的盈利中得到好處。
閆建國告訴記者,目前塞尚不僅是中國蛋白粉生産第一企業,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全乳蛋白生産企業。“我們未來將把塞尚乳業推上市,讓它成為中國蛋白質第一品牌。”
閆建國在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時,整合有利資源,緊盯國內奶産業深加工的市場空白,果斷走上了差異化發展之路,塞尚金河的成立,使得乳製品的生産從低附加值走向了高附加值,從塞尚乳業投産那天起,他又將他的産業向外擴張,形成一個大健康産業。
“我們雖然做了奶産業,但未來會把這個産業帶進營養食品和保健品領域,甚至是醫藥食品領域。進入健康産業,實現産業升級,這是塞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