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業增長放緩的茅&集團,希冀房地産開發等多元化發展來“過冬”。
日前,茅&集團進軍房地産開發領域的首作在貴陽亮相,為商業地産項目,包括寫字樓、酒店等業態。這是在2009年末茅&高管即對外稱有意進軍房地産開發之後的首個項目。
而在房地産項目亮相的背後,是白酒寒冬下茅&集團增速減緩:2013年1~11月,其實現銷售收入(含稅)347.6億元,同比增長7.31%;利潤總額191.42億元,同比增長4.91%。這較此前兩年動輒40%以上的增速遜色不少。
“茅&集團加碼房地産,是出於多元化戰略的考慮,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2013年12月31日,貴州白酒營銷專家萬興貴向記者&&,“千億”目標之下,房地産開發等多元化發展成為了茅&白酒主業受困下的突圍舉措。
首做房地産開發
近日,茅&集團在貴陽推出茅&國際商務中心,茅&集團稱之為 “進軍房地産市場的首部精品鉅作”。
公開資料顯示,茅&國際商務中心位於貴陽金陽新區,總建築面積共17.9萬平方米,項目投資金額共計7億元。“目前推出的是一期寫字樓,預計2014年3月前後正式開盤。”茅&&務中心的銷售人員&&,項目由茅&集團開發,業態主要包括寫字樓、酒店等。
記者查詢公開信息發現,作為茅&集團房地産開發的首個作品,從前期拿地到開發,該項目已籌備多年。早在2012年1月,茅&集團即成立貴州茅&酒廠(集團)置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來主導該項目的投資開發。項目的掛牌拿地,則可追溯到2011年底。貴陽國土局高新區分局的公開信息顯示,茅&集團以3.66億元的價格掛牌競得金陽2011-11地塊,出讓面積約為167.4畝。
“項目包括寫字樓、國酒文化展示區等,主要是商業,茅&集團將有一部分物業自持。”萬興貴&&。
但其實這並不是茅&首次進軍房地産領域,位於北京北三環的茅&&廈也是茅&集團名下資産。昨日(1月1日),據茅&&廈房地産代理商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茅&&廈應為茅&集團2011年購得,除了少數幾層作為茅&集團辦公用外,其他樓層都對外出租。
“茅&多地購置房産,建立直營公司,意在建立強勢的銷售網絡體系,加強渠道控制力。”萬興貴向記者&&,而此次進軍房地産開發領域,在他看來,茅&集團布局商業地産主要是欲多元化發展。
主業受困加碼多元化
如今,白酒寒冬下,茅&集團的業績增速已明顯減緩。
2013年12月17日,茅&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茅&供應商大會上介紹,2013年1~11月,茅&集團白酒産量81420噸,同比增長17.02%(其中茅&酒産量38452噸,同比增長14.44%);實現銷售收入
(含稅)347.6億元,同比增長7.31%;利潤總額191.42億元,同比增長4.91%。
相比前兩年的同期增速,已減緩不少。數據顯示,2012年1~11月茅&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24.36億元,同比上漲41.74%,實現利潤總額182.73億元,增幅近六成。其2011年經銷商大會公布的數據也顯示,其銷售收入達2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2%。
主業受困,然而在 “千億目標”之下,茅&集團不得不寄望多元化的發展來謀求突圍。
白酒營銷專家舒國華評價,由於目前白酒行業處於低谷期,因此茅&利用充裕的現金進行多元化投資,更多是為了平衡風險。此外,這或與茅&身背
“千億目標”任務有關。
2012年1月,貴州省曾提出組建“大茅&集團”,實現“千億茅&”的目標,要求茅&在“十二五”計劃末期銷售額達到500億元,“十三五”計劃末期收入達到1000億元。
縱觀茅&集團近年來的多元化發展,涉足機場、證券投資、金融業等多個領域。
不過,多元化既是機遇,也是風險。萬興貴就指出,茅&過往的多元化嘗試,比如茅&啤酒,已有不成功的案例,因此,未來其多元化的發展,“在主業不能忽略的前提下,關鍵看採取怎樣的方式,與主業相關聯的投資,應是採取漸進的方式;而比如證券、機場等非關聯性的,就需要把握好戰略方向。”
對於酒企的多元化,也有業內人士曾向記者&&,酒企長於做酒,但在其他業務領域的發展缺乏經驗,跨界進入存不小風險。
為了進一步了解詳情,2013年12月31日,記者&&到茅&集團方面,併發去了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未能獲得相應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