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馬鋼股份對外公告稱,其子公司馬鋼(合肥)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合肥公司”)已經於12月21日收到合肥市環境保護局發出的《行政處罰事先聽證告知書》,對該公司未採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向大氣排放粉塵等污染物,造成環境污染行為罰款5萬元。
根據合肥市環境保護局的説法,由於存在超標排放行為,這家公司被責令停止生産並限期整改,逾期無法完成整改將繼續停産。
馬鋼股份擁有合肥公司71%股權,後者今年1至11月生産生鐵140萬噸、鋼147萬噸、鋼材148萬噸,分別佔馬鋼股份總産量的8.40%、
8.58%、8.98%,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9.23億元,佔馬鋼股份合併報表收入的6.96%。
日前,央視《經濟半小時》曝光了合肥公司存在嚴重環境污染的情況。根據報道,即便在前段時間合肥空氣污染最嚴重的時候,“這家企業的違規排污依然是我行我素,村民們被迫生活在粉塵與噪聲之中”。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去年1~12月,合肥市環保局徵收的企業排污費不到3200萬元,僅合肥公司繳納排污費就達819萬元,所佔比例超過四分之一。到今年1~11月份,這家公司所繳納的排污費又是合肥所有企業最多的,為498萬元,佔合肥市環保局收取的全部排污費的三分之一多。
馬鋼股份在公告中稱,已敦促合肥公司抓緊進行整改,切實採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加快轉爐三次除塵建設,增加高爐出鐵口除塵投入,確保排放達標;同時增加道路和料場灑水頻率,對散裝料要採取灑水措施。
馬鋼股份還要求合肥公司保證所有環保設施正常運行,一旦發生故障,立即組織檢修,確保它們與生産設備同時有效運行。目前,相關環境保護設計、施工企業已委派部分專家到合肥公司,系統調研合肥公司環保工作存在的問題、改進措施。
就在12月23日,合肥市環保局在其官網對外發布了《合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徵求意見稿)》,匯集社會各方意見。對於一邊繳納排污費,一邊繼續超標排放的情況,合肥市方面&&,將開展大氣污染專項整治特別是狠抓污染減排,包括合肥公司等三家企業將面臨停産或搬遷。
“經過一年多的環保運作,現在各個措施的確逐步在細化,力度也確實在加大,再不動真格的,老百姓這個呼吸就真受不了。”24日,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稱。
本報記者採訪了解到,鋼鐵重地唐山市目前已推出《唐山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由市環保局與市氣象局組成了專家預警會商組,每天下午對當天及後兩天的氣象資料和空氣質量監測資料進行分析,並根據天氣污染程度提出不同級別的預警響應的建議。“Ⅲ級預警響應如果啟動,對應的措施是,像煉鋼企業主要停掉燒結機設備,最低要求不能低於生産負荷的30%,以便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徐向春説。
不過,重重環保壓力下,類似合肥公司這樣的超標排污企業仍時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