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拜耳擬參與安徽土地信託項目
首例外資“染指”中國土地流轉
2013-12-18   作者:記者 林遠 鐘源/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資料圖片

  首例外資介入中國土地流轉項目17日在北京正式敲定。德國拜耳集團下屬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簡稱“拜耳作物科學”)與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信信託”)就土地流轉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與發展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拜耳作物科學將把管理服務及産品投入到中信信託在安徽的土地流轉項目中。專家&&,外資的進入有利於加速農業現代化發展,但同時要注意對其取得收益的途徑進行限制,避免出現“變相地主”。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雙方將以土地流轉項目為平台,在農業生産、經營管理、科學技術、産業鏈構建等方面整合資源,通過引入國際領先的生産要素和現代化農業理念,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今年10月10日,中信信託與安徽宿州踴橋區政府合作,成立了國內第一支土地流轉信託計劃——“中信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合信託計劃1301期”。該信託計劃期限為12年,可流轉面積達5400畝。另據中信信託方面透露,遠期土地流轉項目計劃將覆蓋25000畝。
  安徽土地信託試點,是在不改變農村土地農業用途以及堅持集體所有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穩定不變的前提下,農村土地承包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承包的土地使用權在一定期限內信託給受託人,由其利用專業規劃經營管理或使用,通過資本化運作,土地收益歸受益人所有。據了解,該信託計劃中土地增值收益的70%將分配給農民。
  中信信託看重的正是拜耳作物科學在農業領域的經驗。中信信託副總經理包學勤&&,農村土地信託化流轉是一種新型的生産關係,而拜耳作物科學在作物保護、非農業害蟲防治、種子以及現代農業經營管理、食品鏈等方面,擁有強大的技術和資源優勢。
  “拜耳之所以願意合作,是因為他們認為有了信託這個平台,産權比較明晰。”中信信託相關工作人員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現實中土地確權比較困難,通過信託收益權憑證來轉換要容易得多。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中央強調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強調土地流轉後的收益要分配給農民。作為外資正式介入中國土地流轉工作的首起案例,拜耳作物科學從項目中獲取收益的途徑非常重要。如果拜耳作物科學今後在此項目上獲取的利潤來自向土地流轉工作中提供的管理費用或者産品銷售費用,對市場的影響尚屬可控;如果其採取“佃戶模式”,即公司收益來自於對農村土地經營使用後産生的增值收益的提成,今後或許會吸引更多的外資蜂擁而至“染指”中國土地,其後果難以預料。因此,要注意避免外資企業成為變相“地主”,瓜分本屬於中國農民的利益。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在這個問題上要注意“三權”是分離的,企業介入土地流轉獲得的是土地經營權,土地承包權仍然在農民手中,土地所有權仍然在集體手中。因為拜耳有非常先進的農村土地管理經驗,不僅可以提高産出和效益,農民也收取了租金,同時農民還能學習到先進的技術和經營方法,可謂一舉多得。在此過程中,擁有承包權的農民隨時可以把土地收回來。從這個角度來看,外資的進入並不會動搖基本的農村土地制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於本月底召開 推動土地流轉 2013-12-12
土地流轉絕不能農轉非非農化 2013-12-07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土地流轉絕不能農轉非非農化 2013-12-06
土地流轉或將激活百萬億市場 2013-11-29
新土改試水農村土地流轉或提速 2013-11-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