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信用評級將成地方發債管理基礎
2013-12-17   作者:記者 趙婧/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12月16日撰文指出,財政赤字和債務風險加速積聚,財政中長期可持續面臨嚴峻挑戰。樓繼偉在文中稱,為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防範和化解財政風險,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精神,應建立在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基礎上的地方發債管理體制。
  政府性債務風險引發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對此,樓繼偉強調,要建立政府性債務管理體系。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建立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建立規範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樓繼偉解釋道,這意味着建立在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基礎上地方發債的管理體制。 
  專家指出,今後中央政府進行地方發債管理,確定各個省的發債額度時,有一個數額的配置,這個配置要把各個省的信用評級結果作為依據。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對地方政府進行信用評級主要應從三個方面進行全面評估。一是評估地方政府有多大償債能力,二是評估地方政府有多強的債務使用能力,三是評估債務發行的必要性。”
  至於如何將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評級落到實處,白景明告訴記者,應從三個方面着手進行評級。“一是建立合理的信用評價標準,明確什麼水平好、什麼水平差,建立科學的標準體系;二是建立明確細化的指標體系;三是要確立信用評級的評價主體。”白景明進一步解釋説,“我覺得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評價體系要匯集各方智慧,可以有各類評價機構。政府可以建立自己的評價主體,也不排除社會第三方作為評價主體進行評級。”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明確提出“編制全國和地方資産負債表”。專家指出,要對地方政府進行信用評級,首先要建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即編制全國和地方資産負債表。據記者了解,一些省份目前已經在試編資産負債表,進展順利。國家統計局日前組織召開了專家研討會,研究國家資産負債表的編制方法。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目前正在加快推進這項工作。 
  “原來政府預算是對現金的管理,看當年收入有多少錢。建立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就是要把現金和資産管理打通,掌握政府包括現金和實物在內的總資産量。”白景明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 會議強調着力防控債務風險 2013-12-13
着力防控債務風險 2013-12-13
省級“壞賬銀行”落地狙擊債務風險 2013-12-05
促進地方政府債務規範有序任重而道遠 2013-12-04
上海銀行4.2億深陷尚德債務泥潭 2013-12-0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