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央嚴控三公消費影響,白酒行業探底之路依然漫長。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劉員在中國網舉辦的“大國遠見”財經峰會上&&,從目前的情況看,白酒行業的調整還沒有完全到位,還沒有到底。
“對於白酒行業的未來預期,從目前的情況看,這種調整還沒有完全到位,還沒有到底,至於還有多深度的調整?我覺得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談及白酒行業何時見底,劉員&&。
在劉員看來,前幾年由於行業的泡沫,不少企業包括地方政府,都不惜大量擴大産能,遠遠超過了市場需求。因此,這種調整不是説馬上就能過去的,也可能要經過三年、五年的調整,等到一些素質比較低的企業被淘汰出去後,可能那個時候真正的底就到了。
自去年下半年中央&&控制“三公消費”政策以來,白酒行業進入拐點,而在其中受影響最大,最直接的是以茅&、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品牌,這在資本市場上表現的更為明顯。
不過,對於未來白酒行業的走勢,劉員仍&&相對樂觀。未來行業雖然不是朝陽産業,但是依然是充滿了希望,因為白酒畢竟是體現了我們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的飲品。
而上周閉幕的全國城鎮化建設會議提出以人為中心也對白酒行業發展形成潛在利好。城鎮化必然增加人際之間的交流交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白酒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媒介,農民到城鎮以後,彼此交往增加了,酒的需求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