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琿春:園區化發展成為潮流
2013-12-03   作者:記者 段續 何悅/琿春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委積極支持和推動各地創建循環經濟産業園和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在政策倡導和地方示範作用帶動下,發展循環經濟已成為我國許多地區提升自身經濟水平,緩解資源環境矛盾共識。

  吉林省琿春市依託與俄羅斯、朝鮮接壤的邊境地理優勢,積極引進高新技術發展循環經濟。以琿春循環經濟産業園為例,該園區位於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鄰近對俄長嶺子口岸和對朝圈河口岸。

  園區將琿春臨近的俄羅斯、朝鮮等東北亞國家,以及吉林省內外的鄰近地區的報廢機電設備、電線電纜、家電等廢舊資源集中回收,利用先進工藝技術進行拆解和加工,打造循環經濟産業鏈條。

  園區全部建成後將達到年處理和綜合利用再生資源300萬噸的規模,許多産品可直接出售或作為園區深加工産品的原材料,最終實現年營業收入229.8億元,利稅18.09億元。

  採訪中許多專家認為,琿春市的循環經濟園區建設在欠發達城市循環經濟發展路徑中具有很強示範效應,但這些地區普遍受制於基礎設施建設缺位、産業層級較低等因素,亟待通過改進科技、産業合作機制提升發展水平。

  園區化發展成為許多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的首選,“這種模式有利於污染防範、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便於集約利用土地,”中關村國際環保産業促進中心主任徐雲説,“園區處理廢物種類將由傳統的再生資源拓展到城市生産和消費過程中産生的各類廢物,循環産業發展&&將更緊密。”

  但整體看來,我國循環經濟發展仍存在很多問題,缺少有效盈利模式。“許多産業園合理高效的産業園區污染防控體系並未有效構建,園區物質流的管理也顯得很粗放。”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説。

  與此同時,無法保證穩定的原料來源,循環回收利用技術開發投入嚴重不足,再加上加工利用水平技術不高、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讓國內諸多循環經濟園區發展陷入兩難,甚至又造成了新的污染。

  為了緩解類似矛盾,分層發展、逐步推進成為一些地方政府發展循環經濟園區的共識。徐雲認為,循環經濟産業鏈構建可從三個層面進行。首先,建立園區內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所構成的生態鏈,實現資源充分利用。其次,實現園區與周邊地區基礎設施共享,拓展物質集成的空間。最後,與相鄰地區合作,形成突破空間限制的虛擬産業鏈。

  不僅如此,嚴格實施綠色招商,從源頭控制污染也是循環經濟發展的根本。一些專家認為,應當設立嚴格的綠色招商的准入制度,對滿足該標準的企業予以進入琿春循環經濟産業園的資格,否則不予以進入或限期退出園區,從而實現園區經濟的高效運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吉林琿春:打造中俄、中朝兩個自由貿易區 2008-01-21
琿春:高唱“海之歌” 2010-07-28
2015年我國循環經濟總産值將達到1.8萬億元 2013-12-02
廣西梧州打造循環經濟産業鏈基本成型 2013-12-02
2015年我國循環經濟總産值將達到1.8萬億元 2013-12-0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