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從陜西省工信廳獲悉,未來幾年內,陜西將以加快工業經濟發展與加快轉型升級相結合,構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創新能力強的産業集群,打造具有創新性、開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續性特徵的新型産業體系。
截至2012年底,陜西全省21個産業集群實現産值約1521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約5700億元。陜西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儘管如此,但與發達省份相比,陜西産業集群還處在起步發展階段,整體規模還不夠大,龍頭企業數量偏少,産業配套率較低,園區化水平仍需提升,支撐服務體系尚待健全。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未來幾年內,陜西將以“四輪驅動”方式打造“融合、聚集、可持續”的新興産業體系。一是繼續加快培育龍頭企業,推進鋼鐵、汽車、水泥、機械製造、電解鋁、金屬鎂、紡織等行業兼併重組,提高産業集中度;二是提升中小企業配套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産業鏈,培育1000戶專業配套企業;三是加強園區建設,在設區市開展市級示範基地創建,使示範基地在陜西全省工業産值佔比達到80%以上;四是加快企業技術進步,支持産業集群龍頭企業引進、掌握和應用新技術,推動關鍵領域的技術水平邁入國際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