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布局戰略性新興産業高地
2013-11-27   作者:薛靜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中國科學院常州先進製造技術研發與産業化中心

    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大舉措。近年來,常州市積極順應經濟環境的新形勢、新變化,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經濟國際化等發展戰略,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1-6月,常州戰略性新興産業中製造業實現産值890.8億元(2012年全年為1415.5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7.95%,比2012年底提高了2.27個百分點。

  搶抓發展機遇  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

    (一)以産業高地為導向,加快制定完善規劃計劃
    為了積極搶抓新興産業發展機遇,2010年,常州市制定並實施《常州市“十二五”新興産業發展規劃》和《加快我市新興産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今年上半年,根據《江蘇省“十二五”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規劃》(蘇政發〔2011〕186號),在總體對江蘇省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術和新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體、智能電網、節能環保、物聯網和雲計算、新能源汽車和海洋工程裝備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方向的基礎上,常州市又制定&&了《常州市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進一步明確了新興産業發展的方向、目標和重點,聚焦政策、聚集資源、聚合力量,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並結合常州市的實際情況,明確提出了主導發展、培育發展和前瞻性發展等3個層次。
    (二)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重點産業突破
    常州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作為重點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今年1-9月全市列入重點項目的86個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上半年共完成投資226.7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78.4%,高於全市全部重點項目平均進度2.7個百分點。特別是在部分重點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是軌道交通整車項目。在年初常州市與中國南車簽訂項目合作協議書的基礎上,常州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建設項目各項前期工作有序推進,9月份已開工建設。
    二是碳材料産業。以碳材料為引領的新材料項目進展順利,常州二維碳素科技有限公司的國內首條年産量達3萬平方米的石墨烯薄膜生産線近期投産,這標誌着中國在石墨烯産業化應用方面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常州碳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年産30萬平方米高導熱石墨膜項目也進展順利。
    三是航空産業。《常州航空産業園産業規劃》通過了專家論證並取得了市政府的批准,總投資20億元的新譽集團航空製造項目已開工建設。
    (三)以千企升級為引領,加快優勢企業做大做強
    針對目前企業規模偏小、産品附加值偏低、創新能力偏弱、資源約束和節能減排壓力大等突出問題,2011年,市委、市政府圍繞轉型升級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組織實施《千企升級五年行動計劃》,鼓勵企業在規模、産品結構、品牌、信息化、人才引進、經營管理等10個方面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力爭到2015年,培育百億級企業超30家、規上企業5000家以上。兩年來,我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25家、百億企業6家,新增入庫稅收超億元企業19家;新增馳名商標42件、省級“兩化融合”示範企業11家、試點企業80家;120家企業投入57.9億元實施節能降耗項目,降低能耗140萬噸標煤;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28.6%,實現利稅、利潤分別增加142億元、82億元。
    (四)以開放合作為路徑,加快提升産業發展水平
    2009年以來,常州市連續組織開展與央企的對接合作,其中2012年通過在京央企合作對接懇談,與113家央企及其控股企業簽約合作項目33個、總投資718億元。目前,國家電網、國機集團、中國南車、華電集團、東風汽車、西電集團等19個項目正在建設,總投資143億元,已形成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37家,其中10億元以上企業10家、百億元企業1家。同時,全力推進對外開放,加快引進國際先進製造業企業。2009年以來,累計完成實際到帳註冊外資113.2億美元,新增總投資超億、或註冊外資超3000萬美元製造業項目112個,其中包括朗盛、埃馬克、愛科、曼恩、蒂森克虜伯、瓦盧瑞克、諾貝麗斯、瑞士ABB、阿克蘇、光寶科技、晶品光電等國際知名企業。
    (五)以優化布局為特色,加快産業集聚企業集群
    依託産業基礎和開發區産業平台,加快培育集聚特色鮮明、市場佔有率高的專題園區和産業集群。目前常州已有省級特色産業基地9個、省級特色産業集群8個、省級産業集聚示範區4個、中小企業産業集聚區40家。軌道交通産業園被認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和國家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常州空港産業園、港機及工程機械産業、武進高新區新型電子元器件産業、溧陽輸變電産業、鐘樓新型農機産業等5個産業基地被認定為省級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同時,加快推進工業集中區品牌效應集聚,成功培育了孟河汽摩配件、鄭陸不銹鋼管、雪堰精密機械製造、橫林強化木地板等知名園區品牌。
    (六)以服務扶持為手段,加快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堅持把服務産業、服務企業、服務項目作為工作重點,着力營造服務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一是助推光伏産業難中求進。目前,光伏産業存在着産能大量閒置、資金流動性不足、融資難等困難。30多家主要企業中僅有少數企業實現滿負荷生産,其他大多數企業産能利用率都在50%以下,有4家企業産能利用率甚至還不到20%。面對困境,常州市政府積極協助企業,主動應對歐盟“反傾銷”初裁結果,以事實和數據駁斥“傾銷”指責;加快研發新産品,發展新興市場,拓展國內市場應用;狠抓內部管理,創新商業模式,發展戰略合作。
    二是研究産業發展扶持政策。上半年,常州市配套&&戰略性新興産業有關扶持政策,設立常州市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專項資金,市財政三年累計新增3億元;各轄市區政府按一定比例安排專項資金進行配套,用於扶持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市級其他用於扶持工業發展、技術研發和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的各類專項資金,確保每年50%以上用於扶持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常州市初步篩選了50家戰略性新興産業骨幹企業和50家工業增加值率達到30%以上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創新性企業,連續三年進行重點扶持,促進各類優質要素向戰略性新興産業重點企業集中集聚,加速重點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三是建立重點項目庫。圍繞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目標,重點推進實施100個市級戰略性新興産業重大項目,爭取一批項目納入省重點。在配置用地指標、爭取土地“點供”、向上爭取各類專項扶持、信貸融資、企業上市、市級財政扶持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通過實施重大項目推進工程,不斷壯大我市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經濟規模。
    四是積極爭取上級支持。今年常州市共有9個項目列為2013年省重點項目,其中南車軌道交通整車、新譽無人機、埃瑪克等8個項目被列為2013年江蘇省重點項目計劃,中石油新材料基地項目被列為省重點前期推進項目。同時,根據國家、省有關要求,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各類專項,並積極加強與國家、省有關部門的匯報和銜接,截至6月底,常州市共有19個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被列入國家、省發改和經信系統的各類專項扶持計劃,共獲得17844萬元資金扶持。

  五項舉措積極推進 戰略性新興産業全面發展

    按照國家和江蘇省的要求,常州市緊緊抓住建設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重大戰略機遇,緊密結合實際,堅持以重點項目為抓手、以重大産業突破為目標,進一步加大組織推進力度,全面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
    (一)抓緊落實三年行動計劃
    圍繞《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三年行動計劃》,狠抓重點領域突破、重點産業基地創建、重大項目推進、重點企業壯大、重點示範應用和重大載體支撐“六大工程”,力爭到2015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達到2800億元,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15%。
    (二)推進十大産業鏈建設
    近期研究制定《關於推進十大産業鏈建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實施意見》,在整車領域重點建設軌道交通、汽車及零部件、農機和工程機械産業鏈;在新興的材料、能源和醫藥領域重點建設太陽能光伏、碳材料、新醫藥、新光源産業鏈;在智能製造領域重點建設通用航空、智能電網、智能數控和機器人産業鏈。大力開展産業鏈招商,重點引進終端類、整機類項目以及各産業鏈重點環節以及高端環節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型企業。
    (三)不斷夯實經濟發展後勁
    加快組織實施“510”行動計劃和省市重大(重點)項目建設,繼續推進央企投資項目。加快培育大企業大集團,鼓勵支持企業組建企業集團、實施兼併重組,力爭到2016年培育出30家營業收入超百億企業,實現千億企業突破。重點培育智能電網裝備、智能動力裝備、電子信息、新材料、紡織服裝等6-8個千億級産業集群;培育智能軌道交通、新能源、生物産業等6-8個500億級産業集群。
    (四)加快創新成果轉化
    在繼續廣泛集聚創新資源的基礎上,重點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按照省、市確定的新興産業重點方向,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攻關、重大産學研合作、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重大創新平台、高層次人才培育等項目。
    (五)鼓勵兼併重組
    鼓勵戰略性新興産業龍頭和骨幹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延伸産業鏈,組成戰略聯盟,培育競爭優勢突出、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大企業。支持骨幹企業開展境內外並購,參與全球資源整合與經營,提升産業國際競爭力。支持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企業,提高産業鏈協作配套水平。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江西重點扶持六大戰略性新興産業 受益股或爆發 2013-11-20
報告稱中國戰略性新興産業規模攀升 2013-11-18
前7月戰略性新興産業增速達13% 2013-08-30
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是"拼未來" 2013-08-30
戰略性新興産業成貿易保護主體 2013-08-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